•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乡村资讯 -> 乡村经济

    导航诞生 34 年,高德走入无人区

    乡村经济

    2024-09-06 19:29:44

    4 0

    导航诞生 34 年,高德走入无人区

    地图导航现在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娱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没有自带实时地图功能,再加上游戏场景中一些荒郊野岭的设计很难让人辨别方向,被一些玩家诟病 “迷路两小时、打怪五分钟”,有些过于硬核。但其实,人类大规模使用带有 GPS 等定位功能的实时地图的产品,不过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

    1990年代初,美国GPS卫星定位系统向民用领域开放,推动卫星导航的应用和普及,并彻底改变了现代社会的运作。如今人们在出行时只要点点手机就能显示自驾、公交、步行等全套路线方案,日常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的外卖、快递、打车、本地生活等服务,几乎全都依赖导航技术。

    但即便是在今天,一些极端场景依然是我们熟悉的手机导航无法覆盖的,比如探险者和户外爱好者常去的“无网无图”区域。中国探险协会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累计发生探险事故425起,共涉及1350人,其中156人死亡、26人失踪。

    应急救援是避免探险酿祸的最后一道防线,却往往有力使不出。据内蒙古蓝天救援协会会长、全国蓝天救援品牌管理中心主任李海峰介绍,遇险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经常难以准确描述自己的位置,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复杂环境中;救援人员在前往救援地点的过程中,常常因为信息不明确、路径不清晰而浪费宝贵的救援时间。

    这样的情况正在发生改变。近期,高德地图上线V15版本,新增北斗卫星无网导航功能,主推用户即使身处无信号、无网络区域,也能使用导航服务。同时,借助新增的卫星求救功能,用户还可以通过北斗卫星定位、连接天通卫星通信,精准发布自己的位置和状况。

    民用导航诞生的34年间,导航产品促成了多个行业业态的改变。现在,有AI加持、更擅长挖掘数据的公司,正在给这个领域带来新的变化。

    民用导航诞生34年,覆盖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1990 年,马自达推出的 Eunos Cosmo 车型搭载了由松下开发的 GPS 导航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款提供 GPS 导航功能的量产车型。这一年也是民用导航应用开始落地的元年。

    早期的车载导航并不好用:地图需要事先下载到车机系统中、不能实时更新、用户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去4S店更新地图。最重要的是,由于地图和位置服务是一个高成本的生意,所以车载导航产品直接向用户收费,使用门槛更高。

    随着智能手机开始大规模普及,车载导航受到互联网免费模式的冲击。2013年8月,百度和高德先后宣布旗下手机导航软件免费。许多此前从未使用过车载导航产品的用户,开始用手机上的导航应用为汽车导航。

    手机导航市场竞争的关键也不再仅仅是获取完整的GPS地图数据,而是需要厂商开发出更多产品功能,满足海量用户的各类需求。

    在诞生初期,手机导航只针对出行领域推出了地图显示、位置指引和路线规划等基础功能。后来,手机导航逐渐覆盖越来越多的领域,产品功能也变得丰富多样:不仅增加了实时路况、公交/步行/骑行导航、语音导航、红绿灯判断、离线导航等出行指引功能,还汇聚了天气、地铁、停车场、商家、限行道路等各类服务信息。就这样,导航地图开始接近“现实世界”。

    想象一个出行场景:一个人打开地图,寻找附近的餐厅并开车前往,前方路线有突发事件导航自动切换更优路线,到达目的地附近主动推荐附近的停车场。用餐之后在地图上查找附近的电影院。回家路上,通过地图查找附近的加油、充电站。夜间出门运动,导航一条骑行路线骑行。在20年前,这些场景每一个都需要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信息,如今这些全部都汇聚在了这张地图中。

    依托于导航地图的各种服务产业也迅速兴起和壮大。现如今,从快递、外卖、网约车,到搬家、运货、同城社交,我们熟悉的现代生活,几乎都离不开地图导航。

    而在日常场景之外,导航服务也开始延伸到极端场景。

    在无人区中,走出一条少有人走过的路

    在地图行业,人越多的地方数据就多,能够提供的服务就越完善。但在人口聚集区之外,还有很多道路不畅、人迹罕至,甚至“无路、无网”的地方——在中国大陆和港澳地区,有多达70%左右的区域没有被固定网络覆盖。

    在这些极端场景下,用户更需要可靠的导航和路径规划服务,来确保安全和顺利抵达目的地。然而,受限于技术和商业因素,此前没有厂商能够全面满足这些特殊环境下的导航需求。

    一些思考来自高德:当导航成为了一种数字基础设施,那它的服务就不应是单一维度的。在商业考量之外,很多极端场景更需要技术的保障。

    某种程度上,这与40多年前的民航推动GPS普及的初衷不谋而合。但这种场景下功能的实现难度远超传统导航:在无网、无路的环境中,高德的数据积累与经验都是失效的,缺乏先验的预下载数据、无法实时更新的信息,甚至在国际市场都缺乏相关先例。

    项目立项时,高德访谈了经常出入无人区的极限爱好者与社会上的专业救援团队。还抽调产品团队员工用两天一夜的时间去徒步实践,体验用户在需要救援时的真实状态,比如体力枯竭、食品短缺、迷失方向等。

    “这些困难其实很多去徒步越野的人都会遭遇到。”高德方面告诉我们,V15版本中的卫星求救功能,就是高德产品人员在体验过无网、无路场景后,最终决定开发的。

    一个技术挑战是,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虽然可以通过卫星传播数据,但如果连接稳定性差,多次连接失败只会徒增设备耗电。高德产品经理说,团队最终尝试通过信息压缩的方式,在保证传输信息的同时缩减了数据量,实现了更可靠的即时通信。

    目前,高德V15版本已经能够让用户在紧急情况下,以更快的速度、更简洁的步骤,将自身的准确定位与历史路径发送给外界,同时提供身体状况、物资情况等必要信息。为了尽可能加快救援时间,被困人员还可以把信息发到距离他最近的救援人员的手机上。

    刚刚上线的新版本高德地图很快发挥了作用:9月3日晚,1名游客独自前往西藏哲蚌寺后山徒步,在海拔4500米发生迷路、呼吸困难、体力不支疑似高反的紧急情况,拨打了报警电话。救援队第一梯队搜寻到求救人时,已是凌晨,他们携带的小型氧气瓶已经用完,不够用来恢复求救人的体能。

    平日这种情况,第一梯队在夜晚都是通过打灯照明来告知对接位置,但此次第一梯队利用高德地图卫星求救功能向后方部队发起了求救,并且持续更新位置与后方队伍保持联络。最终原本5个小时的上山路程,缩短到2个小时20分钟双方汇合,利用物资对求救人进行进一步救助。

    救援队将求救人转移到附近的寺庙进行补氧。

    全国曙光救援同盟指挥长王刚说,这种被困人员信息的直接传递,能够帮助救援人员过滤掉很多前置性的对接信息,也可以帮助他们规划救援路线。由于高德新增的轨迹记录功能可以完整地把当事人在野外行走的轨迹复制出来,还能够极大缩短救援人员的搜寻时间。

    现阶段,卫星求救功能在无网场景下已支持荣耀 Magic V3 机型。高德透露,正计划进一步扩展与华为、小米、OPPO、vivo 等手机厂商的合作,让这项功能普及到更多用户。高德导航产品负责人说,后续高德会不断收集反馈,持续迭代产品功能。

    新技术落地,导航迎来新的发展

    即便不在无人区这种极端场景,导航产品依然在尝试保护用户的安全。

    2023年5月,高德推出车道级动态安全预警功能,为用户实时预警行车风险。今年5月,中国南方某地高速出现一起路面塌陷事件,导致数十人死亡或受伤。事件发生后,高德很快根据App内的异常数据(在很短的时间内,多辆汽车的速度直接降到零)作出及时判断,并向附近车辆发出了准确的预警信息。

    在AI、大数据等技术的推动下,导航产品的功能创新,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厂商对于用户行为实时数据的理解和挖掘能力。比如,高德2022年推出的“红绿灯读秒”功能,就是通过分析路口过往车主的行驶启停规律,利用大数据和算法推算出具体的红绿灯读秒时间,并将其同步给路上的车辆。

    这使得用户规模更大的导航产品,有机会挖掘出更多有效数据。而在用户规模上,高德占据优势。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24中国移动互联网春季大报告》,2024年一季度,高德地图月活已经达到8.01亿,在地图导航应用中排名第一,在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所有应用中排名第四。

    高德地图产品负责人告诉我们,高德的关注重点是以轨迹大数据为核心的实时动态计算。具体来说,高德希望通过对于用户轨迹大数据、地理信息拓扑关系的计算,在实际场景中为用户提供超视距、超感知的能力。红绿灯读秒、车道级动态安全预警等功能,都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其中动态安全预警功能已经扩展至山路弯道会车、无灯路口来车等存在视觉盲区的十个安全场景。

    在新推出的V15版本中,高德又推出了“车道级领航”功能。传统导航只能把车辆定位和路径规划精确到哪一条道路,而车道级领航更进一步,可以把定位精确到具体的车道,并可以利用高德现存庞大用户量产生的实时数据,为驾驶员提供最优行驶路径规划。

    比如在高速道路上,当某个路口车辆过多需要排队进匝道,基于车道的导航可以实时判断道路右侧排队队伍长度,提前提醒驾驶员驶入右侧车道行驶,避免行驶错过队尾只好加塞的情况,提高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高德车道级领航技术负责人说,这项功能的推出,来自高德三方面的技术升级。

    • 车道级网络覆盖更广:目前,高德车道级网络已经覆盖全国所有高速,基于北斗高精信号,高德可以把定位精度做到1米以内。

    • 时空计算能力升级:在高德2021年推出的红绿灯推演、2023年推出的车道级预警等功能背后,都有一套时空计算引擎。为了尽可能还原每一个角落的交通环境,高德需要具备千亿级数据的秒级时空计算能力。

    • 持续建模能力增强:实现车道级领航功能,持续增强建模能力是必要的,现实中的交通情况非常复杂。高德目前已经依靠深度模型对交通规律进行更深入的刻画,实现了针对性建模。

    这种对数据的挖掘与计算能力,不仅可以用来帮助路上的行人与车辆提升效率、规避事故。同样可以帮助到我们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少数人。

    让技术成为桥梁与通路

    2023年7月,一名患有先天性脑积水的一岁幼儿情况危急,需要救护车从江西转运至北京进行治疗。途中横跨湖北、安徽、山东、河北四省。

    沿途各地的高速交警接力护航,高德收到需求后,为救护车开通了“一路护航”功能,以语音播报的形式,向沿线使用高德导航的社会车辆进行避让提醒,让更多车辆可以提前避让。最终救护车比正常导航时间提前1个半小时抵达了目标医院,幼儿得以接受救治。

    2022年,高德上线了“轮椅导航”,支持为用户规划无障碍路线,除残障人群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推婴儿车的家长、携重物出行的人群,也都可以在不同场景参考使用。两年以后的2024年8月,高德又上线了视障导航。可以结合实际路况优先规划包含盲道的出行路线,通过语音倒计时播报红绿灯提醒视障用户注意通行安全。发生路线偏移时,会实时预警播报引导找回正确方向。

    就像20年前,我们很难想象通过地图可以便捷享受各种生活服务一样。我们同样也很难想象,在无人区迷路的旅行者、需要紧急跨城转院的幼儿、肢体或视障残疾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推婴儿车的家长,可以在今天借助地图平台,通过技术获得一些便利。

    在文物保护方面,高德于2024年8月与故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展开了故宫数字孪生项目的探索。该项目借助AI技术对建筑和文物进行数据采集,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播文物价值——诸如此类功能,很多已经不再直接涉及商业利益层面的考量,从最初GPS走向民用、手机导航向用户免费开放,到高德的无人区导航、轮椅导航等功能都是如此。

    这也是当地图服务和真实世界连接之后,在前路尚不明确的“无人区”,借助技术所铺就的桥梁与通路。

    从历史来看,各行各业的发展往往遵循一个共同规律:在一些不满足于行业现状的领导者进入尚未开发的“无人区”并身体力行作出一番成就后,行业边界才得以进一步拓展,吸引更多人加入,最终推动社会进步。从航海领域的哥伦布、麦哲伦,到航天领域参与阿波罗计划的宇航员,再到科技领域的苹果、特斯拉,都是如此。

    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