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青亭 北京报道
9月26日,2024中国仲裁高峰论坛暨中国-中东北非仲裁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主任任鸿斌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复苏动能不足,国际经贸合作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多。团结合作是唯一正确选择。”
他表示,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愿与各方一道,深化交流合作、广泛凝聚共识,搭建高质量平台,提供高水平服务,为推动国际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繁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贸促会所属的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是中国最早设立的涉外仲裁机构,也是国际常设商事仲裁机构之一,已累计审理仲裁案件6万多件。目前,贸仲委受案数量、涉案争议金额、当事人国别数均位居国际主要仲裁机构前列,且正在打造国际仲裁服务高地。
任鸿斌指出,近年来,中国贸促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境内仲裁机构达到282家,仲裁员总数超过6万人,办理案件当事人涉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就深化仲裁制度改革、健全国际商事仲裁和调解制度、培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作出了新的部署,为中国仲裁事业注入了新的动力。
任鸿斌表示,中国与中东北非国家友谊跨越山海、历久弥新。前不久,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中非合作论坛上发表主旨讲话,将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中非关系与合作发展擘画新的蓝图。近年来,中国与中东北非国家发展战略持续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显著成绩,油气、贸易、基础设施等基础不断筑牢,人工智能、投融资、新能源等新增长点,双方务实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此背景下,中国仲裁高峰论坛以“跨越时代的国际仲裁”为主题,举办首个聚焦中国-中东北非区域间仲裁法治合作的高峰论坛,多家国际组织和知名国际仲裁机构负责人共议国际仲裁新的发展趋势,共商新时代国际仲裁友好合作。
展望未来,任鸿斌提出三点建议:其一、坚持全球视野,深化国际法治交流合作,促进多元化争议解决在全球范围推广适用,助力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其二,以建成国际一流仲裁机构为导向,完善仲裁规则和制度,提高仲裁透明度和便利化水平,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力量;其三,坚持着眼未来,加快数字赋能国际商事仲裁步伐,提升仲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站长:乡村生活网;联系电话:023-72261733 ;微信/手机: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办公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