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闽西山区,一位带着隐形翅膀的特殊农户总在田间、在烤房旁挥洒汗水,与旁人无异。他叫胡金洪,今年51岁,是一名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泉上镇黄新村的残疾烟农。
农忙季节,胡金洪操作农机在田间进行溶田操作,何明兴摄
困境之时结缘金叶
胡金洪在16岁那年从果树上摔下来,造成右臂截肢,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婚后又由于妻子患有小儿麻痹症,双腿瘫痪无力,到现在都只能撑着小板凳走路。在2010年以前,胡金洪在家帮助哥哥一起种植烟叶,收入微乎其微,一年下来除去开支基本没有多余的钱。“当时我和哥哥还没分家,一家人一起种田种烟,虽然哥哥对我很照顾,但是我却帮不上什么忙”胡金洪说到。
“2010年,我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开始分家生活,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用钱的地方也更多了。”婚后,面对家庭压力的增大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感到很迷茫,“我清楚地记得小胡结婚那年,家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可谓家徒四壁。”黄新村党支部书记陈火根告诉笔者。
由于早些年有与哥哥一起种烟的经验,在家乡从事农业工作也能够更方便的照顾妻儿,胡金洪最终还是决定自己开户种烟。
接力帮扶金叶助农
胡金洪刚开始种烟时也并不顺利,之前都是哥哥带着他种,自己对于烟叶种植的技术要领、注意事项都不太了解,甚至不知该从何处入手。“
刚开始,我田里的烟长得比人家小,烤出来也没有人家好,赚不到钱,还是要靠大哥他们长长短短地帮我。”
后来,时任宁化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泉上烟草站站长李德伦得知了胡金洪家里的情况,开始着手进行帮扶。“2013年,李德伦站长知道了我的情况,带了好几个烟技员到我家,指导我怎么种烟,在农忙的时候,他们会来帮忙起垄盖膜、培土和采摘,还专门有人帮我盯住烤房。”烟草站的指导与帮扶解决了胡金洪的种植难题。
烘烤期间,泉上烟草站工作人员指导胡金洪进行烟叶初分。何明兴摄
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被划入省级贫困户,泉上烟草站在第一时间申请结对帮扶胡金洪一家,不仅在逢年过节时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还在计划分解、补贴政策上对胡金洪给予了一定的倾斜。“前几年控制计划面积的时候,我们村所有人的计划都按比例进行了调减,但是烟草站却给我开通了绿色通道,保障了我的种植面积。”种烟14年来,胡金洪的计划面积从最初的不到10亩逐步扩大到了今年的20余亩,种植效益也不断提高。“如今我的家庭盖起了新房,借的外债也全部还清了,生活水平还在不断提高。”胡金洪笑着对笔者说到。
致富之路金叶传递
胡金洪凭借勤劳走通了致富之路,也通过自身的励志故事感染了许多身边急需摆脱贫困的村民,通过示范引领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臂之力”。
这两年,胡金洪的种植水平有明显的提升,一些新进户、年轻户都来向他取经,面对别人的请教,胡金洪毫不吝啬的传授经验,给他们讲解种植和烘烤的技术要点,同时积极与单元组长、烟技员传递信息。在他的带动下,黄新村的种植积极性与产业发展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他说:“这一路走来确实吃了很多苦,承蒙大家对我的关心才把我从困境中拉了出来,我也要尽我所能的帮到那些跟我曾经一样的人,拉他们一把。”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胡金洪在自身的努力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在金色产业的支撑上长出了“隐形的翅膀”,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成功过上了小康生活。他坚定的相信着,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我们也由衷的期盼着,越来越多像胡金洪这样的特殊人群能够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扶持下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双翅膀,飞向更加广阔的脱贫致富新天地。(江杰敏)
站长:乡村生活网;联系电话:023-72261733 ;微信/手机: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办公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