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消费参考+丨出售中国业务,星巴克的代价是什么?
2024-11-22 17:30:26 145
  • 收藏
  • 管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贺泓源 北京报道

    原汁原味的星巴克,且喝且珍惜。因为星巴克在华运营模式可能要变了。

    大家好,我是小贺,欢迎大家收看本期消费参考。

    11月21日,据媒体报道称,星巴克正在研究中国业务的选项,包括出售股权可能性。关键是,这家公司并没有直接否认这种传言。“我们正在努力寻找最佳的增长途径,其中包括探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该公司全球发言人称。注意,这个问题星巴克中国看起来已经没有发言权。

    背后是什么呢?星巴克在中国面临业绩压力。

    在三季度,星巴克中国营收为7.8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5.76亿元),同比下滑7%。瑞幸是101.81亿元。此外,同店销售额下滑14%,交易量、客单价下跌6%、8%。这建立在星巴克在华门店增长至7596家基础上。

    为什么呢?

    中国市场确实变了,消费者更讲性价比。库迪打响全场9.9元价格战后,增长迅猛。就连瑞幸自营门店同店销售都同比下滑了13.1%。

    另外,鉴于中国供应链优势,瑞幸、库迪们的产品和星巴克差距远没有价格差距这么大。宅门餐眼数据显示,星巴克在华客单价为37.53元,瑞幸为14.98元。

    那么,出售中国业务股权对星巴克是笔好生意吗?

    当然要看价格,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就说说战略。

    一方面,出售中国业务确实会给星巴克带来一笔钱,也会甩掉增长压力。新任CEO布莱恩·尼科尔(Brian Niccol)本身就对星巴克美国市场运营不满意,美国也在下滑。正好能够安心整理美国市场。

    同时,中国资本运营也不见得就差。像麦当劳、达美乐、赛百味,都是中国团队在运营。

    但星巴克不一样在于,这是家有信仰的公司。如果换成新的运营方,星巴克的文化还在吗?曾经在一个冬天,一家星巴克店员画了一张图给我,让我照顾好身体。这种感觉很好。

    理想和现实之间,星巴克需要决断。

    上一页:访中免签国再扩九国,免签停留时间更增至30天 下一页:新鲜早科技丨阿里整合国内外电商业务;周鸿祎称大模型幻觉不可消除;苹果准备推出更具对话性的Siri..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