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15家银行5696亿元永续债全额赎回,永续债2025年或迎发行高峰
2024-11-27 18:07:47 72
  • 收藏
  • 管理

    2019年发行的总额达5696亿元人民币的永续债,由15家银行发行,目前已全部赎回。这15家银行包括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发行了两支)、渤海银行、交通银行、广发银行、建设银行、台州银行、威海银行、徽商银行、中信银行和平安银行。

    银行永续债发行热潮:2024年发行规模超6000亿,同比增速破百

    永续债是一种无固定期限的资本债券,用于补充银行的其他一级资本,提升一级资本充足率。自2019年中国银行发行市场首支永续债以来,各类银行发行的永续债存量规模已超过2.5万亿元,覆盖了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其中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占比约为80%。

    永续债通常设有条件赎回权,大多在第5年末或第10年末行使,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以同等或更高质量的资本工具替换被赎回的工具,且此替换需在收入能力可持续的条件下进行;二是行使赎回权后的资本水平仍须明显高于监管部门的资本要求。

    在赎回2019年发行的永续债之前,上述15家银行普遍新发了永续债。威海银行成功发行了29亿元的永续债,票面利率为2.90%;徽商银行发行了100亿元的永续债,票面利率为2.55%;平安银行则发行了200亿元的永续债,票面利率为2.45%。今年银行永续债发行规模超过6000亿元,同比增速超100%。许多上市银行在赎回永续债后也发布了相关公告。

    永续债市场发展趋势:大型银行主导,城商行待回暖,农商行差异明显

    根据远东资信的统计,从2020年至2024年(截至2024年11月5日)的总发行量来看,大型银行在永续债发行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且保持稳定。城市商业银行在2022年至2024年的发行量维持在700亿元左右,预计2025年将迎来赎回高峰,发行量或将回暖。农村商业银行除个别规模大、资质好的外,发行量相对较小。

    永续债市场规模的扩大反映了银行对资本补充工具的需求。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维持充足的资本水平对于防范风险、保持稳健经营至关重要。永续债作为一种可计入其他一级资本的工具,能够有效地提升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未来,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永续债市场的发展趋势仍需持续关注。不同类型银行在永续债发行和赎回方面的策略也可能出现差异。

    永续债并非无忧:警惕农村商业银行及赎回高峰期

    永续债并非没有风险。存在不赎回的可能性,这会影响银行的融资成本和市场声誉。招商证券指出,有三个因素可能削弱银行的赎回动力。若不赎回,银行不仅需承担融资成本上升的风险,还可能面临负面影响。自明年起,不少农村商业银行的永续债将面临到期赎回,此前不赎回二级资本债的银行也主要以农村商业银行为主。

    华福证券提醒,虽然2024年银行二级资本债不赎回风险有所降低,但随着银行永续债也开始进入赎回期,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不赎回风险仍不容忽视。应密切关注2025年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赎回高峰期的月份,如5月、8月、9月和11月,警惕不赎回风险。

    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显示,自2019年永续债发行以来,商业银行的其他一级资本得到了较好的补充。这有助于增强银行的抗风险能力,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上一页:甘肃银行加快构建绿色金融发展体系,绿色贷款余额达195.7亿元 下一页:甘肃银行多措并举推进“五篇大文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