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在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来自全国各省“村BA”球队的当家球星“进城”上演了一场激烈角逐赛,台上打得酣畅,台下看得过瘾。据主办方透露,赛前一周,比赛门票已全部发售完毕。一场村赛,何以能引来城里人的热切关注?
“村赛进城”一票难求,首先说明了乡村文化品牌的强吸引力。回溯“村BA”文化品牌的成长之路,3年前,一段短视频的爆火,让这个来自西南山区的乡村篮球赛“一夜成名”,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成为人们向往的“野球圣地”。3年来,“村BA”的影响力不断扩散,全国各地的乡村篮球赛、各项体育赛事开展得如火如荼,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传出来自乡野田间的“村BA”比赛消息。不定期的曝光与群众的广泛支持,使“村BA”已然转变为一个成熟的、自带流量的文化品牌。
其次,“村赛进城”这一现象,本质上是乡村文化的一次成功推广和输出,显现出城乡文化交融程度的日益加深。上周末的“村BA”走进农大并非孤例,在浙江省诸暨市,“村BA”球员们一路伴随“砸砸掼咔”(诸暨方言,意为积极投入打球)的乡音,从乡村战至诸暨市打进市级决赛,比赛门票同样第一时间被一抢而空。不单是“村BA”,“村跑”“村超”“村歌”等“村字号”文化品牌活动,乡村农遗良品、非遗传承人等,不仅走出乡村、走向城市,甚至有些已经走出国门,成为国际之间文化交流的纽带。
在一系列成功的文化输出实例中,乡村文化品牌实现“华丽转身”,这也对全国各地在如何进一步打造乡村文化品牌等方面予以启发。
目前,各地的“村字号”品牌不断涌现,数量上来之后难免产生“审美疲劳”。因而,拓宽思路、勤于创新应成为乡村文化品牌进入“下半场”的必要之举。以“村BA”为例,今年11月的贵州省第三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黔东南州半决赛当天,抖音直播同城榜前10的话题中,仅有3个与“村BA”有关。相比3年前全网火爆的“盛况”,自然不能同日而语,但这并不能说明乡村篮球赛“过气”了,只不过在形式上还需创新演绎,不论是加入新的“玩法”,或是更迭传播方式,都是让“村字号”保持独特性、增强吸引力的有效方法。比如“村赛进城”,就是在传播范围上的一次主动开拓,满足了城市人们想看球却囿于客观条件无法亲临现场的愿望,进而产生了轰动效果,达到为乡村引流的目的。
总之,“村赛进城”一票难求的现象,是乡村文化的稀缺性与高价值的一个缩影。期待有更多“村字号”活动能不断上新、出新,沉淀为乡村文化品牌,为全国各地的“宝藏”乡村发展添彩赋能。
站长:乡村生活网;联系电话:023-72261733 ;微信/手机: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办公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