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乡村资讯 -> 地方资讯

    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力,下一步解决钱从哪来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解读

    地方资讯

    2024-12-13 21:42:42

    3 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明年经济工作中的重要性明显提升。

    新华社12月12日发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道全文中出现了9次“就业”,在近5年中出现次数最多;此外,“增收”出现了3次,而此前4年,“增收”仅在2023年出现过一次。

    在判断当前外部形势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分少见地把“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作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之一。今年前10个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在宏观经济数据中表现不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如此表述,显然是体会到了人民群众个人感受与宏观数据之间的“温差”。

    民生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要“保持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着力实现增长稳、就业稳和物价合理回升的优化组合。

    民生还串联了明年其他方面的经济工作。在财政政策方面,要求“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在扩大内需方面,要求“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等;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要求“增加地方自主财力”;在城乡融合方面,要求“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如何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就需要切实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力度。

    实施就业支持计划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都有哪些?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10月8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要增强新兴产业就业创造效应,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创造更多知识技能型岗位。

    李春临还介绍,要拓宽生活服务性行业就业空间。“创新发展服务消费,加快培育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中国现在老龄化程度逐年递增,一定要充分释放出养老、家政、托育、物流等社会服务领域的就业潜力。”

    以家政行业为例,目前我国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约3000万人,而实际上市场需求高达5000万人,尤其是高质量、高水平的家政服务人员极度短缺。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印发的《关于深化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的意见》提出,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进入家政行业,鼓励各地对农村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登记失业人员提供多种形式就业推荐,鼓励退役军人等群体投身家政行业创新创业。

    据《58到家家政服务人员职业发展报告》,2024年,58到家平台入驻劳动者超200万人,呈现高学历和年轻化趋势。其中,本科及以上高校毕业生人数是2023年的4.2倍。

    此外,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一直是国家鼓励的就业方向。教育部近日印发的《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开展民营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专项行动。支持各地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用好现有各类资金和政策渠道,开发城乡社区、养老服务、农业科技等岗位。

    对于重点就业群体,今年农民工就业状况好转。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达到56599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近2%。

    但高校毕业生群体出现了新情况,研究生、回国留学生等高层次人才就业形势复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李长安介绍,有招聘平台的调查发现,今年硕博应届毕业生收到用人单位接收函的比例甚至要低于本科生。由于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存在,过度教育、学历浪费问题也较为突出。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普通岗位的时候,人为抬高学历要求,“高知低就”现象屡见不鲜。

    中组部、人社部等10部门近日印发通知,将留学回国人才纳入国家统一的就业政策体系,促进留学回国人才高质量充分就业。

    李长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如今有许多青年人已经从单纯追求学历的“单向道”上跳了出来,他们更注重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扩大知识范围,努力把自己打造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不但符合自身职业发展的需求,也符合数字经济时代人才需求的大趋势。

    既着眼当下也着眼长远

    就业之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对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工作进行了部署。

    其中,“扩大教育领域开放试点”“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都是近5年来首次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中。

    教育对外开放正在全面发力,一方面是吸引外国青少年来华交流,高质量落实“5年5万”倡议、“3年1万,欧洲翻番”倡议;另一方面是引进世界一流教育资源,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

    这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开放试点。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港澳台办公室)司长(主任)杨丹近日撰文指出,将为中外青少年交流提供出入境和旅居便利,扩大高校交流合作自主权,推进港澳高校到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等设立新型研究院等。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相关公共政策需要及时调整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

    这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中金公司研究部研报认为,银发经济得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部署,将迎来新发展机遇。

    该研报指出,老年人对于医疗保健、养护服务和运动健身的需求持续增加。家庭规模持续缩小的趋势下,照看、家务和陪伴需求催生智慧家居和宠物经济的新发展机遇。“年轻”老人增加、互联网渗透率提升,预计将促进文旅、短视频等休闲服务行业的发展。

    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认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一系列部署涵盖城乡融合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等,既着眼当下,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也着眼长远,不断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就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特别是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保障都需要加大财政投入。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预计财政支出将聚焦民生领域以及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民生建设、先进制造、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

    但当前,民生投入仍存在短板。下一步加大财政民生投入保障,或有多条路径。

    首先是直接补贴困难群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回头看,2024年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方面没有专门政策出台,但在弱势群体补助方面有政策出台。这是因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更依赖于中长期的改革,短期刺激政策难以见效,而弱势群体补助是可以立刻拿出来的政策,并且可以快速转化为消费。”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说。

    其次是加大中央转移支付力度。芦哲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转移支付规模有所收缩。数据显示,2024年预算安排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10.2万亿元,相比于去年决算数据10.28万亿元略有下降。

    在11月8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要“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

    再次是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财力。

    以教育为例,有专家指出,通过对“十三五”时期省级以下教育转移支付数据的分析发现,剔除中央转移支付后,省级以下教育转移支付规模相对较小,在各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中的比例明显偏低。为此,应增强地方财政教育投入的省级调控能力,提升省级和地市级财政对区县财政教育投入的支持力度。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虽然中央出台的一揽子化债方案大大减轻了化债对地方财政的占用,但还需要在货币政策配合地方债务重组、优化地方债务率考核机制、盘活地方存量公益性资产等方面进一步探索可行方案,才能更加有效地调动起地方政府作为财政政策主体环节的能动性。

    最后是完善多渠道投入机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

    仍以教育为例,目前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中,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约占80%。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杜育红认为,要激发社会力量对教育的投入,进一步拓宽来源渠道。

    “从历史经验来看,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政策使得非财政教育投入成为不同时期财政教育投入的重要补充,共同满足了不同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经费投入需求,也是我国应对财政经济发展内在波动和外部冲击因素、确保教育投入稳定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渠道。”杜育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