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硕果飘香。一颗颗果实挂满枝头,一阵阵果香扑鼻而来……
李畋镇洪源片区地处罗霄山脉,土地肥沃,昼夜温差大,日照及雨量充沛。种植水果,得天独厚。
从“黄桃”水果产业兴起到“枇杷”撬动美丽经济再到“葡萄”串起乡村振兴路,打造产业发展“新天地”,近年来,洪源村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产业,现种植有特色水果4000余亩,总投资4800万元,年收入达到5000万元,以头雁领航端稳特色产业饭碗,擦亮了乡村振兴的“醴陵名片”。
黄桃丰收飘香悦,特色水果促增收。
初秋季节,走进醴陵市李畋镇洪源村,黄桃林里一片丰收景象,绿油油的桃树上,裹着牛皮纸“外衣”的黄桃挂满枝头。颗颗饱满、色泽诱人,不仅装点了乡村的田野,更承载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果农们正在桃林来回穿梭,采摘着成熟的果实。分拣处筛选、装箱、打包……一个个环节有条不紊。
“我在这里工作好几年了,今年的果子又大又甜是个丰收年,每天能够采摘300斤左右,有100多块的工资收入,果园带来了实际收益,我们做得很高兴!”村民黄梦国说道,桃园在除草施肥、病虫防治、疏果套袋、摘果装运等不同阶段,都需要大量人手,这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不少就近务工的机会。
“我们现在年纪大了出门打工也不好找,就经常在他的果园里帮忙打小工,剪枝、除草、施肥、采摘……每年在这都可以挣6000多元补贴家用。”村民李大姐接过一筐筐黄桃,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从家里到桃园走路只需十分钟,不仅可以照顾小孩和老人,而且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
枇杷丰收惹人羡村民纷纷来“取经”
“大五星”枇杷是近年洪源村泰河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的新品种,果型高桩,大小统一,外观鲜嫩,肉质细脆,口感清甜多汁。该合作社负责人曾宪兵凭着自身多年水果种植经验,敏锐地嗅到了“枇杷”商机,在2019年先行先试种植“大五星”品种枇杷200亩,并在整个种植基地采用‘矮化’模式,整个效果非常不错。随着曾宪兵果园内“大五星”枇杷连续几年挂果丰收,周边村民听闻后纷纷赶来参观、学习。
“人家这种‘枇杷’品种效果那么好,肯定想来学习种植经验。”前来学习的隔壁石溪村果农张女士对大伙说道。曾宪兵也认真解答各位果农的问题,从苗木、技术、种植宽度、灌溉等多方面为村民答疑解惑。
“‘大五星’这个品种果颗大,果肉细,又漂亮,口感非常好。加上‘矮砧宽行密植模式’,原来一亩地只能种20棵,现在能种40棵,不仅方便劳作,也能为枇杷的生长营造透风透光的环境,”参观并详细了解之后的果农纷纷表示。截至今年,洪源村已种植“大五星”枇杷1400余亩,正处于丰产期,今年产值达到了1500万元。
葡萄丰收有“甜头”“串”起乡村致富路
提起发展葡萄种植的初衷,花麦村党总支书记江富强说:“主要源于有利的气候种植条件,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让村集体和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还要以产业兴带动百业旺,久久为功地铺就乡村振兴的斑斓画卷。”
炎炎夏日,葡萄已熟。走进花麦村的葡萄园,一串串晶莹剔透、圆润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散发着浓郁的清香,令人垂涎欲滴。果农们正在设施大棚内挑选采摘品相良好的葡萄,打包好后给提前订购的客人送去。
“我们的葡萄以施农家肥为主,口感脆甜,产品主要销往株洲市内和长沙、湘潭等地,得到很多消费者的认可。”醴陵市彩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道。
花麦葡萄园共种植有浪漫红颜、阳光玫瑰两个品种的葡萄100余亩。葡萄园采用大棚种植方式,可有效减少雨水、鸟害、病虫害等造成的影响。亩产量可达2000斤,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预计产值将超过400余万元,带动农户增收约50万元。
一村多果富农家,拓宽群众增收路。近年来,李畋镇按照“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围绕“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将洪源、花麦、石溪三个村联合打造发展起了枇杷、黄桃、葡萄、李子、柑橘、樱桃、梨子等精品水果产业,不仅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果盘子,也为乡村振兴铺就一条“甜蜜”的增收路。
“我镇特色水果发展的实践证明,要牢牢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按照因地制宜、集中优势、形成规模的原则,在不断发挥传统农业项目优势的同时,积极挖掘特色产业新项目,坚定不移走好示范引领之路,就能持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李畋镇主要负责同志对记者说道。
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