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IFC首席投资官于家娣:将持续吸引私营部门投资气候相关领域
2025-01-15 19:31:01 25
  • 收藏
  • 管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孙迟悦 香港报道

    1月14日,在第18届亚洲金融论坛“共建可持续未来投资”主题对谈中,国际金融公司(IFC)首席投资官于家娣表示,在投资气候领域,各国公共金融正面临较大压力,并承担着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因此,需要私营部门的支持。吸引私营部门参与是IFC的主要任务之一。尽管私营部门投资者有意愿投资,但常因难以找到具备可融资规模的项目,以及在融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而犹豫。

    于家娣提出,IFC对此有几项解决方案:一是开发可融资项目,降低信贷风险,通过融合金融手段降低投资者信用风险;二是扩大融资工具包,涵盖绿色债券、蓝色债券及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市场,以吸引私营部门投资者;三是注重能力建设与标准设定,IFC参与绿色债券投资原则的设定及蓝色债券指引的编撰,并在客户能力建设方面,依据六项主要环境表现标准,逐条协助客户达标。

    于家娣认为,作为世界银行的五大组成机构之一,IFC致力于人力资源、气候改善、医疗建设、食品安全和数字化等多个重要领域。在气候变化方面,IFC采取三个层面的做法:一是专注于减少碳排放;二是投资于循环经济项目,如在泰国、菲律宾的马尼拉开展的海洋塑胶回收项目,以及在越南和中国的电池回收项目;三是发展可再生能源,包括在马来西亚的生物能源项目和在印度的氢项目。此外,IFC还发行长期的绿色债券、蓝色债券以及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

    于家娣指出,鉴于全球医疗供应链存在弱点,医疗供应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IFC推动供应链从全球化向区域化甚至本地化转变,并帮助客户积极建立本地生产能力。在职业训练方面,IFC鼓励教育机构与企业和公司合作,开发课程以提升人们的就业能力,关注就业的可持续性,并致力于缓解农作物浪费、全球物流问题以及解决全球危机。同时,数字化也是IFC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


    上一页:SFC Outlook 2025|专访瑞银廖启华:能源转型关注核电和电网 中国新能源产品出口前景乐观.. 下一页:21全球观察丨半年两次核泄漏事故!污染波及面广,韩国的核电野心能走多远?..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