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京东动作频频。前脚刚开启外卖,紧接着又上线了网约车服务。不过,在众多讨论声中,京东很快又暂停了打车服务,称过一段时间还会重新上线。不管如何,京东试水网约车,进一步完善本地生活服务的脚步并未停止。而在市场逐渐饱和、头部品牌市场份额稳定的当下,新入局者又该拿什么来打破壁垒?
上线网约车服务
近日,京东App上线了“国内打车服务”。据了解,当用户在京东App首页内搜索“打车”,会弹出“国内打车服务”栏,随后进入“易企出行”小程序,可享受国内实时、预约及接送叫车服务。
消费君注意到,京东的打车服务涵盖普通、舒适、商务、豪华等多种车型,并接入了曹操、飞嘀、阳光、旗妙畅想、神州等网约车平台。据媒体报道,虽然京东国内打车服务接入了多家第三方出行平台,但是有的之间并无合作,而是通过第三方平台易企出行实现对接。
据了解,易起出行是企业聚合出行服务平台,汇集100多家主流网约车平台运力,帮助企业线上完成叫车、结束、审批到结算的用车流程闭环。易企出行作为连接方,帮助曹操、神州等接入京东平台,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扩大其服务覆盖范围。有消息称,京东国内打车服务覆盖国内超过400个城市,运力充足、车型多样,满足多场景的出行需求。
不过,2月20日,消费君再次在京东APP内搜索“打车”时却发现,入口已经关闭,截至发稿仍搜索不到该服务。有消息称,这属于京东内部调整,会暂停一段时间,过一段时间还会重新上线。重新上线的具体时间还没有确定。
实际上,跟开启外卖一样,接入易企出行打车、拓展本地服务,是京东的多元化战略之一。此前,京东本地生活服务业务已伸向多个领域,例如“京东到家”“京东快递”“京东超市”“京东买药”等。
如今,随着外卖、网约车等服务的延伸,京东的本地生活业务也变得更为丰富。尤其通过与第三方合作的方式,京东无需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等来自建打车平台,而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的赋能来构建自己的服务矩阵,大大降低了进入网约车市场的门槛和风险。
京东优势几何?
当前,网约车市场规模保持增长,头部平台市场份额趋于稳定,新入局者则面临较高竞争壁垒。第三方研究数据显示,2024年,网约车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984亿元,同比增长10%。到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341亿元。
面对这一大蛋糕,京东有哪些优势?最直观的是,京东拥有大量的电商用户数据,这些用户可以直接导流到网约车业务,无需像其他企业一样额外花费大量资金购买流量,从而实现用户资源的双向转化。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表示,“首先,京东作为电商巨头,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有助于提升网约车业务的信任度和接受度。其次,京东拥有庞大的活跃用户群体,可以为网约车业务提供稳定的流量来源。此外,京东在物流、支付等方面具有较深厚的资源和技术积累,可以为网约车业务提供支持与借鉴。”
“京东庞大的电商用户数据库为网约车业务布局提供了坚实基础。通过深度分析用户购买行为、偏好,京东能够精准定位潜在打车用户群体与需求。”天使投资人、知名互联网专家郭涛也表示,基于上述这些洞察,京东还可以实施针对性营销策略:
比如为特定用户群提供定制化打车+购物优惠套餐,或者在购物高峰期推送打车优惠券,鼓励用户选择京东打车前往商场取货,从而实现从电商到打车服务的无缝转化,提升用户粘性与平台活跃度。此外,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路线规划和车辆调配,还能提高运营效率,减少空驶率,进一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双向转化。
试水网约车,京东也不是特例。今年初,抖音也正式上线了“打车” 服务,欲与其餐饮、娱乐、旅游等业务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完善商业生态。巨头们能否做好这一服务,还需要时间验证。
朝着个性化发力
近年来,网约车市场有从“一超多强”向“两极对抗”的趋势。其中,一极是指滴滴,其仍然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另一极则是以高德、腾讯地图、美团等为首“聚合”形成的新力量。
随着新平台力量的成长、发展,网约车在去年也掀起了一股IPO热潮。其中,成功在港股实现上市的有嘀嗒出行、如祺出行。此外,曹操、盛威时代(旗下平台有出行365、365约车)都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从运营情况来看,目前网约车企业仍存在以补贴换市场的情况,甚至是越努力越亏损。以盛威时代为例,其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的六个月,网约车业务收入分别为4.69亿元、7.03亿元、10.29亿元和6.43亿元。
营收看起来是节节攀升,但毛利率却在不断下滑。同期,盛威时代网约车业务的毛利分别为1079万元、2053万元和1216万元,到了2024年上半年,其网约车业务则出现了311万元的亏损。
而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就是以补贴换市场。曹操出行方面的情况也类似。招股书显示,2024年上半年曹操出行的平均实收率(出行服务收入除以同期GTV计算)为80.5%,低于2023年的84.3%以及2022年的84.1%。
面对逐渐饱和的市场,各家平台开始在个性化方面发力。比如,滴滴推出了包车业务,还上线了宠物出行业务;曹操出行推出了无障碍出行巡网融合解决方案;T3出行宣布其一站式充电服务已落地154个运营城市,开放给注册司机和所有用户;还有的则在Robotaxi方面持续布局……
可见,常态化的打车服务已经很难吸引更多用户,难以在产品和单价方面获得增量。不管是市场主导者,还是新入局者,都需要从技术创新、服务细节优化等方面有更多想法,提供更加人性化与个性化的服务。
站长:乡村生活网;联系电话:023-72261733 ;微信/手机: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办公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