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乡村讯】近期,受部分省区及海南北部市县椒类农产品集中上市影响,海口泡椒、尖椒、螺丝椒等椒类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销售困难。为保护农民利益,海口政企协同合力,通过搭建产销对接平台、组织实地洽谈会、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等方式,全力帮助椒农拓宽销售渠道,解决销售难题。
2月17日,秀英区山头仔村泡椒基地内,商超与农贸市场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在集体采购泡椒。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石中华 特约记者陈创淼 摄
多方联动 拓宽销售渠道
2月17日,在秀英区东山镇一片片辣椒地里,一串串青翠饱满的辣椒挂满枝头,椒农忙碌地采摘、分拣、装箱。与此同时,一场农产品产销洽谈活动也在田间地头举行。秀英区商务局组织辖区大型商超、蔬菜批发市场等采购商进行实地走访对接,与椒农面对面洽谈,并达成多项采购协议。“这样面对面对接的方式很好,在和椒农洽谈后,我们采购了2000多斤泡椒。”旺佳旺超市生鲜部部长陈月娃说。
这场开在田间地头的产销洽谈活动,是海口助力椒农销售的一个缩影。连日来,为拓宽销售渠道,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商务局、市供销社、菜篮子集团,积极联系省内外客商展开收购行动,并借助电商平台和社区团购平台开展线上促销活动。
“我们在东山镇设立收购点,目前已收购辣椒约47吨。”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还组织20辆供销“大篷车”进社区开展消费助农活动,同时积极对接海南驻外省农产品流通办事处,组织椒类农产品发往成都、重庆等地销售,并邀请上海、西安等地客商到基地看货订货。
市农业农村局还积极对接市交通港航局,优先保障椒类等冬季瓜菜农产品便捷出岛,并协调21家田头冷库,储存椒类产品约2200吨。市商务局发动全市4家蔬菜批发市场、40家农贸市场、60家商超增加采购椒类农产品,向市民及餐饮单位销售。
全城助力 市民热情下单
2月18日,在琼山区三门坡镇乐来村收购点,椒农将一筐筐辣椒过秤、装车,脸上露出笑容。
连日来,海口各区也纷纷采取措施,联动助力椒类农产品销售。秀英区商务局积极对接辖区各大农贸市场、超市、餐饮等单位,促进产销衔接,2月10日以来,带动企业帮助农户销售泡椒约77800斤;琼山区在三门坡镇乐来村增设收购点,日均增加收购量0.5万吨以上;龙华区对运销商按照0.1元/斤进行补贴,解决约1.6万吨泡椒运销问题;美兰区呼吁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到消费助农行列,组织辖区单位订购椒农泡椒3.5吨。
一辆辆供销“大篷车”将新鲜的辣椒送到社区,居民纷纷热情购买,助力椒农增收;“海口本地产的优质辣椒,新鲜采摘,助力椒农”社区团购平台上,一条条助农接龙信息迅速传开,市民踊跃下单,10斤、20斤、30斤……在全市范围内,一场全民爱心助农的接力赛正在展开。
全市各单位各学校以及各商场也积极响应号召,组织集体采购。“我们积极响应政府助农号召,目前已购买3000多斤辣椒,并开展爱心送椒活动,既缓解了农户燃眉之急,也为市民提供了新鲜实惠的农产品。”海南友谊商业广场媒体主管翁曼琦说。
在全市的共同努力下,一场全民助农销售的热潮在海口掀起。截至目前,全市已采收辣椒3.97万亩,采收量5.19万吨,占总产量47%。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关注农产品市场动态,持续优化产销对接机制,努力为椒农纾困解难,助力乡村振兴。(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陈丽园 雷蕾)
新闻多一点
琼山区政企联手帮助椒农
开设17个收购点收购辣椒
2月18日中午,一辆满载泡椒的货车驶出琼山区旧州镇岭南村,助力椒农销售辣椒。
今年岭南村种植辣椒约2000多亩,辣椒产出量可达到10万斤,但由于辣椒集中上市导致销路不畅。岭南村委会发起助农行动,联系企业、协会积极认购辣椒,为椒农解决销售难题。2月17日,由海口市汽车流通协会认购的5800斤辣椒从岭南村启程运往市区;18日,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认购辣椒7500斤。通过这两次认购行动,该村椒农王康军以1元/斤的价格售出了8000斤辣椒。“政府帮我们对接销路,减轻了我们的经济压力。”看着辣椒运输车逐渐远去,王康军对村委会工作人员连声道谢。
2月18日,琼山区旧州镇光明村村民在采摘成熟的泡椒。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欣 摄
记者从琼山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该区目前种植各类椒类农产品2.1万亩,为拓宽销路,该区制定了椒类种植分布图和品种、产量、对接人员分布表,全区17个收购点全力开展椒类产品收购工作,并加强与市菜篮子集团等企业对接合作。“目前,市菜篮子集团已在种植面积较大的三门坡镇乐来村增设一处收购点,后续还会根据椒类销售情况随时增加收购点。”琼山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欣 特约记者许晶亮)
站长:乡村生活网;联系电话:023-72261733 ;微信/手机: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办公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