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海南】海南春耕进行时,记者带你看春耕里的高科技→
2025-02-22 22:31:56 2
  • 收藏
  • 管理

    【海南乡村讯】南海网2月20日消息(记者 易帆 实习生 李英权)当下正是海南春耕时节,走进海南各地的水稻田里,高效的育秧工厂、水肥药一体化的育苗大棚、现代化农耕设备的应用,“科技范儿”十足。

    5个人一天完成500余亩田地的育秧是什么体验?在文昌市公坡香米的育秧大棚里,5个工人将底土、肥料和种子分别放入投料桶,机器自动完成播种、淋水、施肥等工序。不一会,在生产线的末端,就已摞好了一盘盘秧苗盘。

    在一旁的海盛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育种工程师王立胜介绍,全自动育秧生产线比起传统的半自动生产线效率提高了一倍,人工成本节省了一半。“这条生产线一小时能完成1200盘秧苗的播种,一天下来能满足500余亩地的播种需求。”王立胜说,播种好的秧盘经过码堆的方式催芽后,将转移至恒温湿的育秧大棚,25天左右这些苗便可以移栽至田里。

    全自动育秧生产线一小时能完成1200盘秧苗的播种,一天下来能满足500余亩地的播种需求。记者 郑光平 摄

    全自动育秧生产线比起传统的半自动生产线效率提高了一倍,人工成本节省了一半。记者 郑光平 摄

    秧苗在恒温湿的育秧大棚,25天左右便可以移栽至田里。记者 郑光平 摄

    走进育秧大棚内,一盘盘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喜人,工人轻触开关大棚内的水肥一体化设施,细密的水雾均匀地喷洒而出,给秧苗带来生命滋养,“这样比传统漫灌的形式更省人工,同时在大棚内设定的恒温室环境下,秧苗品质也得到保障。”王立胜说。这种“工厂化育苗”模式,颠覆了当地农户延续千年的传统春耕习惯,更高效的作业方式改变了生产方式,“土地更聪明了,人‘懒’了。”王立胜笑着说道,“进入春耕以来,育秧工厂加班加点满足农户需求,等秧苗育好后,我们将到三江镇、东路镇等乡镇开展机插服务。”

    现代化的育秧大棚。记者 郑光平 摄

    工人只需要轻触开关,大棚内的水肥一体化设施便会将细密的水雾均匀地喷洒出来。记者 郑光平 摄

    记者了解到,春耕农忙时,文昌市通过该龙头企业的带动推广社会化服务,打造了3778平方米的水稻集中育秧中心和烘干中心等农业生产设施,而育秧工厂仿若文昌稻田的“心脏”一般,向周边乡镇的农田提供良苗、种管托管、水稻加工、销售等服务。

    在公坡镇茂亭村的一处水稻田内,播种机来回穿梭作业,不一会就完成了一块水田的播种。该企业项目经理符哲说,今年企业与农户合作种植水稻6000余亩,目前已经播种近3000亩,计划与3月前完成播种。

    在公坡镇茂亭村的一处水稻田内,播种机来回穿梭作业。记者 郑光平 摄

    随着“海南好米”品牌建设打造,海南不断加大对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等新型农机服务主体的培育力度,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农户可从机耕、机收、机种、飞防、烘干和粮食初加工等全程“托管”给农机社会化服务。

    据悉,今年海南全面推行农机券政策试点,以电子券形式对水稻机插秧等农机作业服务进行补贴,提高栽插质量。截至目前,农机券已发放超过一百万元。



    上一页:【海南】屯昌完成500余亩撂荒地复种 下一页:【海南】乐东龙眼节后迎来丰收 收购价可达11元/斤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