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新希望:周期低谷中的战略转型与业绩突围
2025-03-20 21:56:33 33
  • 收藏
  • 管理

    当前生猪养殖行业正经历供需深度调整期,生猪价格自2024年8月高点20.92元/公斤下跌26.1%至15.47元/公斤,供应端压力持续累积。新希望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在成本控制、管理架构优化及产业链整合等方面展开系统性变革,试图在行业低谷中实现突围。

    董事会换届与管理层年轻化

    新希望第九届董事会任期即将届满,74岁的刘永好退出董事会,结束了其长达27年的董事任职历史。刘永好虽不再参与上市公司日常决策,但仍通过控股股东新希望集团保持实际控制人地位。此次换届中,执行总裁陶玉岭、首席财务官杨芳等新生代管理者进入董事会,标志着公司进一步推进管理团队专业化与年轻化。

    陶玉岭作为新任董事,此前已在新希望内部推动经营思维转型。他在2024年股东大会上明确表示,“不管规模多大,如果养猪不赚钱,这样的规模可能毫无意义”,强调从生产导向转向成本与效益平衡。杨芳则通过优化财务结构,帮助公司负债率从2024年一季度末的74.03%连续下降至三季度末的70.85%,为战略调整提供资金保障。

    此次管理层迭代背后,是二代接班人刘畅团队十年磨砺的成果。自2013年刘畅接任董事长以来,新希望从单一饲料企业扩展为覆盖饲料、养殖、屠宰的全产业链龙头,海外营收增长数倍。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净利润达4.5亿至5.5亿元,扣非净利润实现扭亏,验证了团队在周期波动中的抗风险能力。

    成本控制与产业链协同效应释放

    面对生猪价格持续承压,新希望将降本增效作为核心战略。2025年2月,其正常运营场线出栏肥猪完全成本降至13.4元/公斤,较行业平均成本更具竞争优势。这一成果得益于生产流程重构:通过打通祖代繁育到育肥环节的数据壁垒,减少孤立运营导致的效率损耗,同时强化生物安全防控体系,降低疫病损失。

    饲料板块的技术突破为养殖业务提供支撑。公司与山东农业局合作推广高蛋白玉米,实现在肉鸡、肉鸭及育肥猪饲料中减少豆粕使用2-3个百分点。这不仅降低饲料成本,更契合“减少粮食进口依赖”的政策导向。此外,新希望通过直接投资和基金参投双模式布局农业科技领域,已投资珞石机器人、非夕机器人等企业,推动核心部件国产化与生产自动化。

    产业链整合方面,新希望2023年底剥离白羽肉禽和食品深加工板块控股权,聚焦饲料与生猪养殖主业。这种“做减法”的战略使其在2024年猪价回升阶段更快实现盈利,第四季度单季大概率盈利的财务表现,印证了资源集中配置的有效性。

    行业周期演变中的攻守平衡

    当前生猪市场呈现“近弱远强”特征。短期看,能繁母猪存栏量接近上限,2025年生猪出栏量预计同比增长5.6%,叠加消费淡季需求疲软,上半年价格反弹空间有限。但新希望通过出栏体重调节(目前标猪出栏体重已增至93公斤)和二次育肥策略,在现货波动平缓期维持现金流平衡。

    中长期行业格局正在重塑。中小养殖户加速退出,头部企业凭借成本优势扩大市场份额。新希望2024年淘汰低效产能,将能繁母猪数量稳定在100万头左右,确保产能质量。对于下半年消费旺季,公司计划通过屠宰端精细化分割提升溢价能力,同时借助关税政策调整(2025年3月起对美进口猪肉加征10%关税)获取国内市场空间。

    风险提示:生猪供应过剩风险持续存在,饲料价格波动可能挤压养殖利润,疫病防控压力加大或导致成本回升。

    上一页:全国民营500强企业方圆地产被起诉 工行要求其偿还32亿借款 下一页:招商证券上涨空间50%!摩根大通罕见大幅上调中国头部券商目标价,人工智能应用或打开想象空间..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