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是春耕。为确保春季农业生产有序推进,津市抢抓农时,全力以赴做好春耕备耕工作。
政策引领激活力。制定出台《津市市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意见》《津市市2025年粮食生产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优化并大力宣传种粮扶持政策,让种粮扶持政策真正让种粮户受益。深入推进集中育秧,设施面积新建4.12万平方米,2024年完成集中育秧7.7万亩。强化资金保障,2025年安排投入各类资金约2200万元,用于育秧设施建设、集中育秧、双季稻种植、示范基地创建、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优先拨付保障粮食生产资金,充分激发种粮活力,为稳定粮食生产面积保驾护航。
科技服务强动力。成立技术服务指导小组,做到“藏粮于技”,结合冬春农民大培训工作,开展主要粮油作物农时管理和春耕备耕各种专题培训。2024年开展技术培训4000余人次,培训新型经营主体300余人,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解决技术问题500余条。大力推行智慧农业、绿色防控、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等绿色农业模式。绿色防控示范片创建1万亩以上,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粮食播种面积的90%以上。全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较上年提高2.57个百分点,达86.44%;油菜综合机械化率较上年提高3.01个百分点,达82.15%。
示范带动增效益。拟定《津市市2025年早稻集中育秧包片方案》,实现全市农口干部包村,镇村干部包到组到户。2025年高标准打造24个双季稻高质高效示范片,示范创建面积达1.89万亩,辐射带动全市30.5万亩水稻生产。结合产业发展实际,遴选和推介6项优质绿色高效农业主推技术,依托基地进行示范和推广;结合科技特派员和农技指导员,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示范推广,确保主推技术到位率95%以上。同步强化督查考核,压实工作责任,从补贴发放、农资供应、耕地保护等方面开展监督,保障春耕春播顺利推进。
2025年,津市市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科学谋划好、推进好、落实好粮食生产的各项工作,通过政策引领、科技服务、示范带动,推进津市“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