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谭海燕广州报道
招引全球优质外资来粤,是广东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的重要任务之一。
2025年,广东“引凤来巢”效果进一步凸显,今年前2个月全省实际到资超1亿美元的外资项目达7家、实际到资外资15亿美元。
3月24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广东省商务厅获悉,今年前2个月,广东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484家,同比增长16.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33.1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好于全国和主要经济大省。
“全球企业持续看好广东、看好大湾区。”位于广州经开区的百济神州持续加码创新药研发投入、全球市场每3台西门子医疗磁共振系统就有1台产自广东(深圳)、位于惠州的中韩产业园创新“两国双园”合作模式引进34宗外资项目落地建设……正如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朱小军所言,广东展现出强劲的外资吸引力。
去年5月,广东出台了新一轮外资激励政策,有力推动了一批优质项目增资扩产。据朱小军介绍,今年前2个月广东制造业外资表现亮眼。全省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74.1亿元,同比增长34.5%,较整体增速快28.6个百分点,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31.8%。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53.9亿元,同比下降4.3%,占比66%。
从外资来源地看,发达经济体对粤投资增长较快。来自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投资增长52.2%,其中来自欧盟地区投资增长70.4%。来自东盟国家增长45.2%。
从地区分布来看,前2个月,广东几个主要外资大市引领外资增长。大湾区内地9市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15.5亿元,同比增长6.9%,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92.4%。
广州、深圳、惠州在吸引外资方面表现突出。广州是跨国企业全球投资的重要目的地,现有超5万家外资企业扎根发展,其中在穗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362家。据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罗政介绍,今年前2个月,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040家,同比增长4%;实际使用外资74.24亿元人民币,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32%)。
正致力于打造“全球投资首选地”的深圳,今年前2个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388家,同比增长23.8%;实际使用外资81.6亿元,同比增长16.0%,占全省比重35%。深圳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黄晓瑜提到,在规模稳定增长、增速转负为正的情况下,深圳利用外资质量也有所提升。
另一外资大市惠州增速更是“一骑绝尘”,据悉,惠州今年前2个月实际吸收外资21.41亿元,同比增长110%,总量居于全省第三。此外,粤东西北地市中,汕头、清远、阳江、梅州等市实际使用外资成倍增长,充分展现了广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带来的积极效应。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注意到,对广州、深圳、惠州几个主要外资大市来说,招引外资的“杀手锏”离不开优势产业“强引力”。
例如,广州去年成立了广州市投资发展委员会,以此统筹加快优化招商体制机制,构建“大招商”体系。其中,以产业地标、产业IP为抓手,广州加强产业集聚型招商,围绕“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据悉,今年前2个月,来自欧洲的实际外资大幅增长1.1倍,占广州全市比重18.4%。
据罗政介绍,广州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要求,加大力度吸引外商投资制造业。此外,深入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目前130项试点任务已顺利实施121项,实施率达93.1%。去年,广州成功争取国务院在医疗养老、演艺文旅、电信服务等9个领域试点政策,吸引鹏瑞利集团等国际医疗机构在穗设立外商投资医院,有效拓宽了外商投资领域。
在“科创之城”深圳,优势产业对外资的吸引更为明显。黄晓瑜表示,受益于科技创新资源集聚,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境外资本坚定看好深圳科创企业发展前景。今年前2个月,全市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79.4%。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96.3%,占全市比重31%。信息服务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速明显,分别增长1.9倍和5倍。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来深投资,西门子医疗、杜邦、达索、德高广告、松下影像等知名企业纷纷在深新设投资项目。
据悉,未来深圳还将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滚动推进重点国别、重点领域项目招引,积极主动吸引和扩大利用外资。
惠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刘志宏介绍了当地如何以“链式思维”精准招商,构建产业“强磁场”。据悉,惠州依托大亚湾石化区,引进德国巴斯夫、韩国LG化学等13家全球化工500强企业,石化下游深加工外资占比超50%。此外,在电子信息领域,推动韩国SK、日本旭硝子与惠州亿纬锂能、TCL等本土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产业链上下游40多家外资企业落户。
站长:乡村生活网;联系电话:023-72261733 ;微信/手机: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办公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