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中国资本市场迎来历史性护盘行动: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国家队”主力机构宣布合计投入1800亿元专项再贷款资金增持股,叠加中央汇金连续两日增持ETF超1200亿元,形成“政策信用背书市场化资金调配”的双重保障机制。这一行动迅速引发市场连锁反应,截至当日收盘,A股已有超150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增持计划,累计金额超500亿元,形成“国资示范民企跟进”的协同效应。
一、政策护航与资金布局:千亿弹药精准投向三大领域
此次护盘行动以“托底关键领域、激活市场信心”为核心逻辑,资金投向呈现三大特征:
央企龙头价值托底: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控股股东合计拟增持96166亿元,叠加中国核电、京沪高铁等央国企响应,形成“中特估”价值托底。例如,中国海油集团宣布未来12个月内增持旗下上市公司股份2040亿元,中国石化集团已启动2030亿元增持计划。
科技创新战略布局:中国国新专项增持科技创新类股票及ETF,重点布局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卡脖子”领域。中央汇金同步加大对科创50ETF的配置力度,单日成交额突破40亿元,环比激增89%。
指数工具稳定中枢:中央汇金均衡增持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ETF,中国诚通增持央企科技创新ETF,通过工具化配置稳定市场中枢。数据显示,4月7日至8日,股票型ETF两日净流入1671亿元,创历史峰值,其中沪深300ETF单日“吸金”超900亿元。
二、市场生态重构:百余家公司紧急响应,资金流向生变
在“国家队”示范效应下,市场情绪显著回暖,资金流向呈现结构性变化:
增量资金加速入场:4月8日A股成交额放量至1.74万亿元,较前日激增878亿元,全市场超4500股上涨。ETF市场连续两日成交额突破2000亿元,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单日净流入160亿元,刷新历史纪录。
民企龙头同步跟进:宁德时代(4080亿元)、美的集团(1530亿元)等民企龙头加入回购行列,形成“国资托底民企护盘”的共振。截至日,已有684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累计金额超300亿元,同比增幅达71%。
主题赛道资金分流:随着市场企稳,资金从宽基ETF向细分领域扩散。4月9日,科创芯片、机器人、军工等主题ETF成交额环比激增80%-90%,显示资金开始布局中长期成长逻辑。
三、长效机制构建:政策组合拳释放多重信号
此次护盘行动并非短期应急,而是通过“政策工具创新市场主体联动”构建长效机制:
资金渠道创新:央行明确向中央汇金提供充足再贷款支持,证监会同步上调险资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5%,释放超2000亿元增量流动性。
地方国资协同:上海、浙江等地国资委通过市值管理新规、座谈会等方式引导企业优化资本运作,例如上海国盛集团宣布增持上海国企ETF,形成“中央地方”政策合力。
制度建设深化:国资委表态将推动央企加大增持回购力度,证监会同步完善回购增持规则,降低实施门槛,推动市场从“政策护盘”转向“制度稳市”。
四、专家解读:短期情绪提振与长期价值重估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
“上市公司增持回购规模创历史新高,既体现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也反映企业现金流实力增强。2024股回购金额超1600亿元,同比增长71%,显示市场主体对资本市场内在价值的认可。”
上海财经大学秦焕梅:
“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注销,有助于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每股收益。例如中国联通注销回购的5.13亿股,直接增厚股东回报,为市场提供标杆案例。”
华夏基金宏观策略部:
“当前股主要指数股息率普遍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以四大行为例,其市净率普遍低于0.6倍,安全边际凸显。政策底与市场底共振下,逆向布局时机显现。”
五、风险与挑战:关税冲击与政策延续性
尽管短期市场情绪回暖,但仍需警惕两大风险:
外部不确定性: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滞后效应可能推升输入性通胀,加剧企业盈利压力。例如,美国CPI同比仍达2.4%,若关税全面落地,或延长美联储高利率周期。
政策持续性:当前护盘资金主要依赖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未来需通过深化改革(如注册制优化、退市机制完善)巩固市场信心,避免“运动式”维稳。
结语:
“国家队”千亿资金入场不仅是短期情绪提振,更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从“散户主导”“机构化、专业化”转型的关键一步。随着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叠加上市公司内生价值提升,A股有望在波动中逐步夯实底部,开启“估值修复盈利改善”的双重逻辑。投资者需关注两大主线:一是央企龙头的股息率优势与资产注入预期,二是科技创新领域的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在结构性行情中把握中长期机遇。
站长:乡村生活网;联系电话:023-72261733 ;微信/手机: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办公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