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毛九、碧桂园投资的遇见小面要冲刺“中式面馆第一股”。
近日,广州遇见小面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遇见小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上市,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公司此次募资将重点用于餐厅网络的拓展,以加深市场渗透;餐厅网络技术的升级及数字化系统的建设;品牌建设与提升客户忠诚度;以及对上游食品加工行业潜在公司的战略投资与收购等。
靠扩张拉动营收
作为中式面馆代表品牌之一,遇见小面已成立11年,其由三位华南理工大学校友宋奇、苏旭翔、罗燕灵在广州创立,实际运营始于2014年6月,主要产品为重庆小面、碗杂面和酸辣粉等。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年,遇见小面是中国第一大川渝风味面馆经营者、第四大中式面馆经营者。
此前,公司已获得多轮投资,公开资料显示,投资者包括青骢资本、九毛九、百福控股、碧桂园创投、喜家德等。
2015年,遇见小面获得3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2016年,公司又顺利拿到九毛九的数百万投资;同年,百福控股又在A轮投资中投入2500万元;2021年,遇见小面又连续拿下两轮战略融资。其中,A+轮融资金额超过1亿元,领投方为碧桂园领投,投后公司估值飙涨至30亿元。
两轮大额融资后,遇见小面开启了高速扩张之路。
2022年—2024年,其门店数从133家增至360家。其中,2023年净增82家店,即平均每4.5天开一家新店;2024年净增108家店,提速到3天开一家店。截至2025年4月5日,运营门店数量为380家。
这三年,遇见小面的营收同步提升,分别为4.18亿元、8.01亿元、11.5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597.3万元、4591.4万元及6070万元,已实现扭亏。
可以说,门店数量的迅速扩张是支撑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但高速扩张也导致了多项费用的大幅攀升。其中,遇见小面广告推广费用翻倍,由2023年的504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334万元,营收占比也从0.6%升至1.2%。
更重要的是,门店的快速扩张下,公司流动负债从2022年的2.2亿元攀升至2024年的4.9亿元,而2024年流动资产为2.48亿元,流动比率仅为0.51。
未来,遇见小面的扩店步伐还将加快,也会对现金流提出更高的要求。
根据招股书,遇见小面计划于2025年、2026年及2027年分别在中国及海外开设约120家至150家、150家至180家及170家至200家新餐厅。
其中下沉市场成为遇见小面门店拓展的重点。据招股书,公司未来的发展将依托于“三驾马车”策略,其中就包括向低线市场拓展门店。但数据显示,公司二三线门店的翻座率为3.2次/天,低于一线及新一线门店的3.8次/天。
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
高速扩张下,遇见小面的门店效益已经出现下滑。
招股书显示,遇见小面2023年单店日均销售额为13880元,2024年降至12402元,下滑10.79%。同时,订单平均消费额也连续下滑,2022年—2024年,分别为36.1元、34元、32元。
对此,遇见小面表示,这主要由于公司主动降低了菜品价格及为顾客提供更物美价廉的用餐体验,以吸引顾客及增加整体销售额。订单数量上,公司在2022年—2024年实现了1416万单、2821.9万单到4209.4万单的增长。
但同期,门店翻座率分别为3.1次/天、3.8次/天、3.7次/天,主动降价并未带动翻座率持续提高。同时,受降价影响,2024年,公司同店销售额也同比下滑4.2%。
“薄利多销”模式在短期内提升了市场份额,但也影响了盈利水平。公司2022年毛利率为38.3%,而2024年已降至34.3%。另一方面,结合净利润与订单量信息来看,2024年,遇见小面平均每单只赚1.4元,而2023年为1.62元,下降13.58%。
记者也就如何提升单店表现、盈利能力等问题向公司方面求证,但截至发稿并未回复。
目前,中式面馆市场持续火热,和府捞面、马记永、陈香贵等品牌竞争激烈,如何在竞争中进一步突出品牌差异、脱颖而出也是遇见小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遇见小面还曾因食安问题被通报。
2024年6月,海淀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查处32家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餐饮单位中,其中就包括遇见小面。北京遇见小面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海淀区翠微路分公司存在“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违反相关规定,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同年11月,东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披露,北京遇见小面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东城东直门分公司因存在未保持食品经营场所环境整洁的问题,违反了相关规定,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站长:乡村生活网;联系电话:023-72261733 ;微信/手机: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办公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