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最新公示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宝马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下称“宝马汽金”)因“未经同意查询个人信息或企业的信贷信息”被罚款90.1万元。此次处罚中,时任中国区IT总监因对违规行为负有直接责任被罚款10万元。这已是宝马汽金继2022年因贷款业务不审慎、转嫁经营成本等被罚120万元后,第二次收到百万级监管罚单。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宝马集团在华核心金融平台,该公司总资产已从2021年的1151.01亿元锐减至2024年上半年的584.77亿元,三年间规模缩水近半。
违规查询信息再遭监管重罚
根据央行北京市分行披露的处罚详情,宝马汽金此次违规主要涉及未经授权查询个人及企业信贷信息。依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四十条,金融机构非法获取或使用征信信息将面临5万至50万元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处以1万至10万元罚款。
此次违规事件中,时任IT总监的个人处罚金额达到10万元顶格标准。这在近年汽车金融行业处罚案例中较为罕见,表明监管部门认定技术管理岗位对数据安全负责任。相关资料显示,该IT总监任职期间恰逢宝马汽金推进数字化转型,2023年公司曾上线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
2022年6月,宝马金融公司就曾因贷款业务开展不审慎、转嫁经营成本、内控管理不到位等三项违规行为被北京银保监局罚款120万元。两次处罚间隔不足两年,且均涉及核心业务环节管理失范,暴露出企业在合规体系建设上的持续性缺陷。据2022年罚单披露细节,转嫁经营成本行为具体表现为将本应自行承担的贷款管理费转嫁给借款人,这类违规直接损害消费者权益。
总资产三年缩水近500亿
据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宝马汽金正经历明显的规模收缩。2021年至2023年期间,公司总资产从1151.01亿元连续下滑至884.76亿元、686.6亿元,年均降幅达25.7%。截至2024年上半年,总资产规模进一步缩减至584.77亿元,较三年前高点减少566.24亿元,缩水幅度达49.2%。这种收缩趋势在头部汽车金融公司中极为罕见,同期行业龙头公司资产规模普遍保持平稳增长。
资产规模持续下降的同时,盈利能力呈现波动。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67亿元,净利润5.26亿元,年化净资产收益率约2.86%,较2022年同期的11.59%出现大幅下滑。对比2021年财务数据,当年营业收入42.59亿元,净利润27.14亿元,当前盈利水平已不足三年前的三分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负债结构出现异常变化。2024年上半年总资产584.77亿元对应净资产183.76亿元,推算资产负债率较2021年明显下降。这种“缩表式降杠杆”不同于常规的资产扩张型降杠杆策略,可能是应对流动性压力的被动选择。
内控漏洞与消费者投诉风险
技术管理层面的问题突出,作为直接责任人的IT总监受罚,揭示出信贷信息系统权限管理存在的漏洞。根据央行《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金融机搆应当建立分级授权机制,设置查询留痕功能。宝马汽金在2023年系统升级后仍发生违规查询事件,说明其权限管理制度还需重视。
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持续发酵。2025年2月的消费投诉记录显示,有消费者指控该公司存在“利用合同格式条款加重消费者责任”行为,要求退赔相关费用。虽然该投诉最终未达成调解协议,但结合2022年转嫁经营成本的违规事实,反映出其在客户服务环节存在系统性风险。
行业专家指出,连续违规暴露出跨国车企金融子公司本土化适应的深层矛盾。宝马汽金作为国内首家外资豪华品牌合资汽车金融公司,既要维持母公司全球统一风控标准,又需适应国内强监管环境。2024年实施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强化了数据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要求,对企业的合规管理体系提出更高标准。
站长:乡村生活网;联系电话:023-72261733 ;微信/手机: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办公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