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对话澳洲会计师公会:科技创新驱动小微企业增长新动能,关税冲击几何?
2025-05-10 23:57:00 11
  • 收藏
  • 管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是扩大就业、繁荣市场、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

    5月8日,全球最大的专业会计团体之一澳洲会计师公会(CPA Australia)公布的年度亚太区小微企业调查显示(以下简称“调查”),66%的中国内地受访小微企业在2024年业务有所增长,71%预计2025年将增长,均是2019年后的最高值。

    (来源:澳洲会计师公会)

    整体而言,中国内地小微企业2024年经营表现强势回升,达到2019年以来的峰值水平,主要得益于中国内地小微企业对科技和创新的持续投入。创新、改善业务管理及开拓新市场是中国内地受访小微企业认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主要利好因素。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为小微企业营造积极的营商环境,74%的中国内地受访者预计,2025年本地经济将保持增长,高于亚太区调研均值(67%)。88%的中国内地受访企业将在2025年推出新产品或服务,比亚太区调研均值高出16个百分点。除此之外,51%的中国内地受访小微企业预计今年的海外营收将增加。

    关税冲击几何?

    在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的冲击下,小微企业面临一些挑战。

    澳洲会计师公会华北区委员会会长彭飞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滥施关税带来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在客观上削弱了小微企业,特别是出口导向型企业,拓展传统出口市场的信心,可能会导致现有的一些企业暂缓出口计划,转向风险较低的区域市场。从调查结果来看,有一些受访者对今年的出口趋势保持更加审慎的态度,预计不变甚至下降。

    其次,由于关税政策的调整,企业在汇率与供应链稳定性上面临风险。近期,全球一些主要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也给小微企业增加了结算风险,特别是对于出口导向型的小微企业而言。同时,国际供应链的调整,还可能影响小微企业的订单交付能力。对于依赖国际技术与资源的企业而言,还会增加企业供应链的复杂性,增加经营风险。

    此外,在小微企业过往的调查里,彭飞持续关注到小微企业成本的增加。2024年,中国内地小微企业遇到的主要挑战是成本上升,其中运输和仓储成本上涨是主要原因。2025年,关税或导致企业相应的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原材料采购成本等提高。因此,对于依赖于跨境物流的企业而言,成本会逐步上升。

    不过,从中长期影响来看,彭飞持审慎乐观态度,认为三大动力将持续推动小微企业的发展。

    首先,一系列财税优惠、全国统一大市场、扩大内需、中小企业融资等政策为中小企业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中国进出口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进出口银行投放对外贸易领域贷款超过3000亿元,对外贸易领域贷款余额达2.4万亿元,全力支持外贸稳定增长。未来更多的政策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第二是科创能力,中国内地小微企业最大的发展内在驱动因素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中国内地小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他们善于将客户需求洞察与新兴趋势迅速转化为新产品或新服务。我们看到,越来越多中国内地小微企业专注于开发新颖独特、具有差异化的产品,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彭飞进一步表示,这解释了为何众多中国内地受访小微企业仍预计他们今年的海外销售额将保持增长。即使国际贸易存在不确定性,中国内地小微企业仍将通过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与服务,持续赢得海内外客户的青睐。

    最后是“出海”机遇,彭飞建议企业应把握政策导向的机遇,以及善用自身的独特竞争优势,吸引和挽留新兴市场的客户,特别是东盟和中东地区的国家。同时,他们要注意因供应链重塑带来的挑战,例如运输及仓储费等导致成本上升。

    激活小微企业“一池春水”

    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小微企业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激活小微企业“一池春水”至关重要。

    5月8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民营经济促进法》进行详细解读。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在会上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创下了很多个“第一次”,如第一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第一次明确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第一次在法律中规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

    澳洲会计师公会华南区委员会委员黄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了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小微企业是稳定经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中国内地小微企业活力得到有效释放,发展信心也随之增强。黄寅相信,在《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后,以及即将推出的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的一揽子政策,将为中国内地小微企业再次注入强劲的发展信心。

    《民营经济促进法》对于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支持也将提振小微企业的发展信心。黄寅表示,调查发现高达88%的受访中国内地小微企业今年可能推出新产品、服务或流程创新,而且在数字化转型和科技投资方面继续引领亚太区其他受访市场,中国内地有42%的小微企业在2024年投资了人工智能技术,远高于受访市场平均值28%。

    此外,《民营经济促进法》紧抓企业需求,通过“促进投资融资”“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为小微企业的技术发展和降低成本提供了制度性方案,大大缓解了小微企业的资金流压力,推动企业提质增效,由“制造”向“智造”跃升。由此,小微企业可以更好地投入科技创新、产业链升级和国际竞争,迈向高端化、智能化、长期化发展。

    科技创新驱动小微企业增长新动能

    中国内地小微企业大力投入数字技术应用,由此产生了积极效应。68%的中国内地受访者表示,投资技术提升了所在企业的盈利能力,高于亚太区调研均值(56%)。

    彭飞表示,政府对民营企业实施的多维度支持政策,在去年显现积极成效,推动小微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等政策,构建更加稳定的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

    人工智能(AI)和企业资源规划软件(ERP)是中国内地受访小微企业在去年投资力度最大的先进科技。特别在人工智能方面,42%表示去年进行了投资,相较上一次调查高出12个百分点。许多中国内地小微企业开始通过AI进行商业咨询,调查显示,37%的中国内地受访者通过AI工具和平台寻求商业建议,领先于大多数亚太区受访市场。

    澳洲会计师公会华东和华中区委员会副会长张海亮对记者表示,多年调研数据表明,中国内地小微企业对科技的投入带来显著的效益提升。这反映出小微企业具备优秀的能力,精准识别并应用适配的技术,以推动其业务增长。

    张海亮认为,中国内地小微企业对AI大模型及智能机器人等前沿科技的旺盛需求,有望持续推动相关技术的普惠性。通过推行人工智能算力券、数据中心运营成本补贴等政策工具,进一步加速中国内地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随着技术不断融入企业运营,网络安全也成为中国内地小微企业关注的重点。调查显示,64%的中国内地受访者表示,所在企业在过去六个月内审查过IT系统和网络防护措施,在亚太区所有受访市场中位列第一。基于积极的防控措施,仅36%的中国内地受访者表示,所在企业有可能在今年遭受网络攻击的侵扰,低于亚太区调研均值(41%)。



    上一页:盖茨基金会CEO苏斯曼答21:全球健康筹资恐面临严峻挑战 下一页:中环观察|“细价盘”助推“小阳春”,年内香港楼市能否止跌回稳?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