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芳(左一)在谭宁术家帮助加工玉米棒
王治芳(右一)入户询问收入情况
王治芳(右一)春节前慰问谭宁术的父亲
时间:公元2020年3月9日。
地点: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卫生和健康委员会药具管理站站长办公室。
中午11:58,快到下班时间了。放在办公桌上的手机骤然响起,我随便瞟了一眼,一个陌生号码在手机屏幕上跳跃。出于礼貌或者怕贻误工作,我还是习惯性的摁下了接听键。
“王站长,你好!你吃饭了没得?好久没给你打电话了……”一个声音传过来。
“请问你是……”我在脑海里不停地搜索这个声音,并礼貌回话。
“我是你以前结对帮扶的贫困户谭宁术。我的电话号码换了,想给你说一声,我现在外出打工了,感谢你之前的帮助哦,你们一家都平安噻……”电话那头,滔滔不绝。
……
挂断电话,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柔和地洒在身上,驱散了我连日受疫情影响的重重心理阴霾,胸前的党徽熠熠发光。
2019年10月底,因为工作变动,帮扶对象调整。一晃过了近半年时间,我自愧内心的浮躁似乎已忘记了曾经的一切。谭宁术的千里电波,勾起了我的“帮扶情缘”。
蜇伏在家多日的谭宁术,要出门打工了!给了我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持续几分钟的暖心问候,一下子在我的脑海里翻出了当年帮扶他家的点点滴滴——
2018年3月,我受组织安排,第一次到临溪镇红阳村青杠组谭宁术家,道路泥泞,举步维艰,县妇联的两位女同事和我一道步行了1个多小时。
到他家时,我们已经体力不支。抬头平视,映入眼帘的是裂缝纵横的土坯房、简陋而陈旧的家具和他那病恹恹的父母的身影。
原来,他的父母均已七十开外。父亲谭书安患慢性病,常年服药,说话总是上气不接下气;母亲冉从香是个体弱矮小的女人,走路颤颤巍巍的,弱不禁风。读初中一年级的女儿叫秋兰,两岁时,妈妈就意外去世,撒手人寰。
看着这个家徒四壁、老弱病幼组成的家,我突然感觉有些胸闷。
如何让他们积蓄斗志?如何帮扶他家改变贫穷现状?眼下究竟该怎么办……我似乎掉入了一个无底的深渊。
和他父母一番交谈得知,1972年出生的谭宁术,在浙江做架子工,月收入五千左右。
“这还好,家里总算有个壮劳力!”我暗暗地松了一口气,问他家人要了联系方式。
多次沟通,他总是对我爱理不理。最后硬是拗不过了,甩出一句让我有些心灰意冷的话:每个月没有剩余的钱寄回补贴家用。
驻村扶贫期间,我走遍了临溪镇红阳村的山山水水。毎一家房屋朝着什么方向?家里有几口人、在干什么?江家今年儿子结婚了,邓家老三在外打工挣钱回家已经盖上小洋楼了……我都摸了个底朝天。
每天进村入户,和老百姓不断地促膝谈心中,我慢慢看到了希望,老百姓摆脱贫穷过上如村名“红阳”一样红红火火的阳光日子近在咫尺。
11月上旬,无数次电话沟通后,谭宁术终于答应在见到了本人。走进他家时,已是上午11:30左右,两位老人还在地里干农活,女儿秋兰准备烧火做饭。
或许是听见我们说话,谭宁术拿着手机下楼了。手机里播放着电视连续剧,声音很大。
“你什么时候打工回来的?”我连续问了几遍,他才不紧不慢地答道:“上周,患了糖尿病,没力气干活就回来了。”
谭宁术一张“冷漠脸”,一直盯着手机。
我胸口又是一阵莫名的烦躁,似乎忘记了“谨言慎行”的大道理,用尽力气喊了一句“请将你的手机关了!”
他瞟了我一眼反问道:“关了干什么?”
我似乎再也控制不了内心的怒火,拉开了嗓门:“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女儿都在干活,你身强力壮的,大白天在家看电视,你这个……”
谭宁术怔在原地,关了手机,不再说话。我也悻悻然地离开了他家,回到村上。
从那以后,作为帮扶责任人,我“偏心”似的经常到他家去坐坐,压着怒气去看他那张冷漠的脸。
我不厌其烦地告诉他,要改变贫穷的面貌关键靠自己,只要脚步坚定终会踏出一条平坦致富路……我还为他家的发展支招,为谭宁术联系了医院,用我所学的医学知识为他治疗糖尿病提供用药建议、饮食禁忌。
我还像母亲一样,给缺失母爱且性格内向的秋兰送漂亮衣服和被子、床单;给她打电话鼓劲,告诉她要认真学习,教给她青春期女孩保护自己的方法……
党的精准扶贫政策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谭宁术家更是能享尽享。从低保享受、住房改造、医疗保障、女儿上学、产业扶持,到参与公益性岗位等等,他家都搭上了边。
慢慢地,谭宁术变了,他家的所有人都变了。
谭宁术主动承担起了家里的农活,开始主动和我摆谈家庭发展规划,并尽职尽责承担村上的公益性岗位。村上的干部对他也“另眼相看”,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女儿秋兰的话也开始多了些,时不时给我发来短信问候。
母亲冉从香还在我腿伤做手术期间为我存积20个鸡蛋,并执意要送给我。
冬去春来,红阳村青杠组的谭宁术家庭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土坯房穿上了白色的外衣,安装了热水器的便盆卫生间亮堂堂的,整洁干净的家里有了欢声笑语,公路通到了家门口……
前不久,谭宁术家脱贫了。
“我不会因工作变动而丢掉帮扶责任,我要继续做他们家的帮扶责任人。”我在心里默默地说。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谭宁术家“站”起来了,不久的将来他们一定会“跑”起来的,他们将会在人生画卷上浓墨重彩!
站长:乡村生活网;联系电话:023-72261733 ;微信/手机: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办公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