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内蒙古打造“看禾选种”平台 2000余优良品种“打擂比武”
    29
    0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祖祎祎

      一粒良种,万担好粮。为引导优化内蒙古农作物品种布局,助力优良品种推广应用,指导农民科学选种用种,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高标准布局、高站位谋划、高质量推进“看禾选种”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种业发展处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以来,在已建成的60个“看禾选种”平台的基础上,内蒙古重点打造7个自治区级综合性区域平台,由原来的单一作物展示示范升级为以当地特色优势作物为主、多种作物综合性展示示范。全区共落实展示面积超7000亩,展示优良品种2000多个,涵盖玉米、大豆、马铃薯、向日葵等9种主要粮食作物和特色优势作物。各平台以筛选优良品种,服务粮食增产增收为目标,配套实施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无膜浅埋滴灌、北斗导航精量播种等技术模式,确保展示品种优良特征特性得以体现,增产增效潜力得以发挥,推动良种和良法深度融合,为农业优质高效开出良方,助力内蒙古优良品种强起来、走出去。

      近年来,聚焦国家和自治区重点任务,内蒙古农牧厅依托“看禾选种”平台进行品种筛选示范。加快选育耐盐碱品种,打造三大灌区“适盐用盐”农业发展模式,在位于河套灌区的巴彦淖尔市、土默川灌区的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西辽河灌区的通辽市分类开展耐盐碱作物适宜品种筛选示范;为推进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充分挖掘品种潜力,实现产能提升,在玉米中晚熟区和大豆早、中熟区开展高产品种竞赛活动。满足各区域和市场发展的不同用种需求,为农业增产增效、保障粮食安全供给提供种业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全区60个‘看禾选种’平台在各级农技推广人员、种子企业等合作下,播种任务顺利完成,全部作物田间已出苗,长势良好。下一阶段,平台将进一步规范品种跟踪评价制度、加大品种宣传推介力度,树立‘品种全国比’的工作理念,创建‘大浪淘沙’的工作机制,打造‘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相结合模式。真正地把新品种展示在大地上,把好品种送进千万农民家,通过选品种、助推广,实现提单产、促增收,让‘看禾选种’平台成为农民朋友良种选用的看台、种子企业品种比拼的擂台、农技员新品种推荐的展台。”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种业发展处有关负责人说。


    0
    收藏
    点击回复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