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让乡村产业成为农民增收最大的底气
    32
    0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要突出农牧民增收这个重点,加快推进高原特色种业振兴行动,发展绿色有机农牧业,打响高原土特产品牌。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因地制宜做好特色文章、突出绿色优势、擦亮农业品牌,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促进农民增收指明了路径。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增收致富是亿万农民的热切期盼,是老乡们最直接、最实在的获得感。如何让农民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挂念的事。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有很多,而以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只有做优品质、突出特色、凸显绿色、擦亮品牌,才能夯实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色,为农民增收助力。

      要做好“特”文章,深挖本土特色,找准市场赛道。种什么、养什么,做什么、卖什么,要跟着市场需求走,根据资源禀赋定。其实,“具有地域特色”和“对消费者胃口”是相生相成的,当乡村产业能立足本地经济和生态资源,把比较优势挖掘利用好,找到差异化的竞争赛道,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往往就能吸引消费者眼球、得到消费者认可。例如,青海通过培育“青杂”油菜品种,让油菜开出彩色的花,打破了人们对油菜花“黄灿灿”的固有印象,不仅提升了当地油菜花海景观的人气,彩色花油菜榨出的油还含有更多有利于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受到消费者喜爱。

      要凸显“绿”优势,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青海需要贯彻落实的任务要求,吃得安全放心、绿色健康是广大消费者的期盼诉求。青海是三大江河发源地、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四大超净区”之一。天蓝水清、草绿地净的好生态,是青海十分宝贵的自然馈赠,也造就了青海农畜产品天然、绿色、有机的最大优势。“发展绿色有机农牧业”,就是要既保护好自然生态,又释放出生态红利,实现生态良好、产品质优、市场欢迎的共赢。

      要培育“亮”品牌,让土特产既产得优、又卖得好。一方面,要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信心和坚守,久久为功练好内功,用脚踏实地、真诚负责的态度,把土特产的品质打磨好,把消费者的需求满足好,让产品在不断迭代升级的同时能够保持稳定的品质。另一方面,要有“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忧思和认知,下功夫为土特产“梳妆打扮”、叫卖吆喝,挖掘培育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让好品好物走得更远、销得更广、走近更多的消费者。

      挖掘特色、突出绿色、打造亮色,才能不断夯实乡村产业的底色和成色,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群众致富,让农民群众成为产业兴旺的最大受益者,让乡村产业成为农民增收最大的底气。当更多地方在乡村产业发展中让绿色成为底色、用特色夯实成色、使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老乡们的腰包必定更鼓、幸福感一定更足。


    0
    收藏
    点击回复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