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新农人”伍仪建:追梦路上科技当先
2024-03-18 20:07:03 211
  • 收藏
  • 管理

    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向能来 虞利荣

    受访单位供图

    3月17日,放眼湖北黄石阳新县城东管理区十里湖小麦种植示范片,麦苗青青、碧水绕田,植保无人机在麦田里往返忙碌。

    “这几天气温回暖,正是给小麦追施拔节肥的最佳时机。无人机作业省肥、省时,播撒还均匀,庄稼吸收快。”种粮大户伍仪建说。

    今年49岁的伍仪建,是阳新县王英镇新街村人。他从小跟随父亲下地干活,犁田耙地之类的农活样样都会。

    高中毕业后,他在村里创办一个粮油加工厂,为乡亲们加工粮食和油料。随着村里青壮年陆续外出打工,越来越多田地变得荒芜。为什么乡亲们不愿意种田了?农业强、农民富、乡村美的目标如何实现?伍仪建看在眼里,忧在心里。

    伍仪建立志要用实际行动,改变乡亲们的选择。随后,他将部分村民的责任地流转过来,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走高效农业新路子,用汗水和智慧将农业做强大。

    2011年3月,伍仪建进行了艰辛探索。伍仪建流转本村撂荒田200亩,租金每年每亩100元。天道酬勤。那一年,他种植的一季中稻喜获丰收。    

    2013年,伍仪建开始跨村包地种粮,流转田地500亩。2015年,他走出阳新,到大冶市殷祖、灵乡等乡镇承包耕地种田,进一步开拓市场。连年好收成,实现“十二年丰”。

    去年冬天,一条信息使他获得商机,也助他实现“强农梦”。阳新县加大力度推广“稻—麦、稻—油”轮作消灭“冬闲田”,得知城东管理区十里湖有一片田地在冬闲,伍仪建连忙赶到十里湖,现场查看。

    因当地农户都有种植太湖糯水稻的习惯,等太湖糯收割后就延误了小麦播种时间,伍仪建采取水稻机收、秸秆打捆回收,小麦种、肥、药机械一体化直播,极大缩短生产时间。

    于是,在阳新县农业农村局专家指导下,伍仪建在这里承包2400亩面积,种植一季小麦,让冬闲田不再闲。

    为提高种田经济效益,伍仪建推广农机化,购买农业机械和农机具。目前,在阳新县科技局的引导帮助下,他耕种的农田达4500亩,实施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技术集成,让单产大面积提升,成为阳新县有名的“种田大户”。

    伍仪建种粮取得一些成效后,又积极从事公益事业。王英镇成立教育基金,他捐款两万元。合作社长期吸纳8名脱贫户劳动力就业,还安排6人进入合作社做短期工。2023年,伍仪建被评为“阳新县十佳种粮大户”。  



    上一页:江西南昌:智能化检修产能足 下一页:全国首个模拟验证机场在四川成都开工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