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2 22:22:56
今天的文章分享一下中泰资管基金业务部总经理、基金经理姜诚的近期观点。
姜诚从业时间16年,曾经获得过金基金奖、金牛奖,投资风格稳健,也是坚守价值投资的大佬之一。上个月,姜诚在一场线上直播中,分享了当下对于红利低波的一些看法,以及对目前市场中的地产、医药、化工等热门板块,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证星研究院对此稍作整理,把要点分享给大家。
以下正文:
1.红利低波与价投的不同
一开始,姜诚先是提及了自己对于红利策略的理解。
在姜诚看来,他所理解的红利策略,指的是专注于寻找即期分红收益率高的股票的投资策略。该策略典型的组合特征是——低估值、高分红率,这里每一个词都不能省略。
而价值投资的关键词是价值,这是一个长期变量。这里姜诚罗列了他认为的四种情形:
·即期分红高、长期分红持续高,这样的标的是有价值的资产;
·即期分红高、长期分红低,所谓的价值陷阱,这样的资产价值不丰厚;
·即期分红少、长期分红高,优质的成长型的股票也是很有价值的;
·即期分红少、长期分红也少,一些成长类别的标的长期利润增长,不断把利润拿来进行再投资、扩大再生产,最后一笔投资把它给亏光,这样的标的也没有什么价值。
姜诚认为,红利策略跟价值投资的不同在于究竟是专注于即期高分红,还是从长期的视角给长期的分红进行称重。如果用一个更抽象的概念来区分,他认为红利策略是一种组合构建策略,而价值投资是一个朴素的投资目标——以尽可能低的价格买尽可能好的资产。好资产的评价标准是长期带来现金回报的能力。
2.寻找利益一致的管理层
在谈到对管理层的看法时,姜诚提到,对于投资者而言,可以把分红当做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之一。即就是企业的内部人、企业的大股东、控股股东与我们中小股东的利益是否一致。
“很多投资者在分析投资标的的时候,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分析业务,或者说是长期的利润,我觉得光分析这些是不够的。公司治理是一个不能绕过去的指标。”
他觉得很大比例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益跟中小股东的利益是一致的。在没有强制性的分红制度出台之前,也能够看到这样的公司越来越多。按照基本的经济规律,当它度过了高增长阶段,资本开支大幅缩小之后,分红意愿整体而言会变更强。
这里当然不能机械地看待,姜诚强调,如果一家企业有很好的资本扩张计划,通过企业内部的扩大再生产能够给股东带来更高的长期回报......高分红率也不是必然的选项。
3.谈及地产
谈及地产,姜诚的观点其实是介于“安全边际”和“价值陷阱”的中间状态。
他提到,“这若干年来,大的开发商逐渐开始追求高周转。高周转意味着地产的模式从金融属性向工业属性、制造业切换。过去一年房价的跌速和跌幅都很大,所以使得在手的未形成销售的存货价值形成折损。
这个折损不是周期性的,从长期的业绩波动的角度来讲可能是周期性的,但是账面存货的价值的下跌是永久的,就是你以更低的价格卖掉了,这就是真实的损失。”
这个时候,姜诚提到,如果基于制造业的商业模式(思考地产),哪家房企的融资成本低、哪家项目管理能力强、周转率高、品牌力强,物业管理水平好、谁的房子能卖出更高的溢价、谁选项目眼光能力强,这些显现出来,最终能够反映出盈利能力上的差异。
“我们自认为买的是这部分阿尔法,而不是波动的贝塔。当然,任何一个公司长期的经营绩效都是由它独特的阿尔法和长期时代的贝塔相叠加的结果,所以我们在大的贝塔方面一定要发一个下等愿:就是对需求端不要有特别乐观的长期展望。我们按下等愿去付对价,守好竞争优势这个阿尔法的置信度...
当然这是基于目前已经掌握的事实得出的判断,依然需要随着新信息的出现不断调整。”
4.谈及医药
谈及医药,姜诚首先肯定了医药和消费领域长期会出来大牛股。但他也强调如果有其他的标的可以给我稳稳的幸福的话,我就可以不用去卷那些高阶的博弈。
他提到,关于医药基本面(天花板)的长期判断,我并没有变化。以创新药为例,从企业端看,投资的内部收益率依然很高,但天花板还是不宜展望得特别乐观。尤其是对标美国医药行业的话,是不合适的。
姜诚强调,“我们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创新药、国产的创新药、真正的创新药去投放到市场当中去。在咱们国家做新药的研发成本还是比较低的,成功率比较高。虽然政策可能会压制暴利程度,但是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来讲还是不错的。这是针对企业而言,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上。
但是对于股票端,他认为,如果给一个成功的新药的未来获利空间有过高的预期,可能从股票投资的角度来讲未必划算。“一个基本的原理就是我们的长期回报取决于这个资产长期能赚多少钱以及今天我们花多少钱去交换未来的获益权,最终的决策一定是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我保守的习惯告诉我,不要给可能发生的一个好事情过高的期待,”
5.谈及化工
谈及化工,姜诚提到,还是要从生意的本质出发思考问题,不要因为一个企业所处的行业而给它不同的价值评价标准。
例如对于凡是需要扩大再生产的,都要一事一议地去评估它这一笔扩产的投资回报率。比如谁扩产一定是不好的、谁扩产一定就是好的,而是要看扩产干的是什么?我们要分析的是这个项目投产了之后会不会获利。
这里,姜诚提出了一连串的思考:
·它是什么行业的企业只是一个分析要素,比如说它是化工企业,那我们要继续细分它是化工中的哪一类细分领域?这个细分领域的供需关系会如何变化?目前是处于产能过剩状态的红海,还在仍处高速增长状态下的蓝海?
·如果是一个蓝海,对于行业新进入而者而言吸引力通常会更大,那么这个后续储备的产能,除了我们研究的这个标的它的扩产计划以外,还要考虑全行业的新进入者、现有竞争对手会如何应对?未来供需关系会如何演变?
·这些新投入的产能之间成本有没有梯度?最后是大家都不赚钱,还是都能赚钱?都能赚钱不太可能,我们通常看到的是一个行业从初期的供不应求到供需平衡再到供给过剩,这基本上是一种常态。
“如果在供给在缩减、蛋糕在变小的情况下,龙头企业它扩产能抢到更多份额,因为它的竞争优势更强,它的利润率反而是可以上去的。如果你是一个有阿尔法的企业,那么当行业哀鸿遍野的时候,可能恰恰是你扩张的机会时期。如果一家企业有底气当红海杀手,这个企业是很优秀的企业。”姜诚如是说。
......
最后这里顺嘴提一下,大佬姜诚这里提到的“红海杀手”,我们推测可能是价投圈此前覆盖的化工公司华鲁恒升,对该公司基本面逻辑感兴趣的,可在价投圈中查阅。
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