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乡村资讯 -> 媒体播报

    师徒共成长 | 师徒合力,难题迎刃解

    媒体播报

    2024-06-15 22:52:09

    46 0

      李亚利(中)带着陈泽雨(右)在村民家中走访。李凯 摄

      师傅 李亚利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葛渔城镇党委书记

      徒弟 陈泽雨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葛渔城镇六百地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徒弟谈收获

      多和村民并肩作战

      走出象牙塔,我来到了一片更为广袤的土地。2023年8月,我来到六百地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为了让我们迅速融入乡村,市委组织部为每一位选调生都配备了“帮带师傅”。我的师傅是葛渔城镇党委书记李亚利。

      “六百地村土地条件得天独厚,水土丰腴,孕育出了远近闻名的‘富硒桃’。”入村的第一天,李书记便带我深入田间地头:“看这些桃树,每一棵都承载着村民们的希望和汗水。”

      我环顾四周,感受着这片土地的生机与活力,心中既兴奋又忐忑。李书记看出了我的不安,微笑着说:“小伙子,别担心,万事开头难。但你要记住,与群众打交道时要真诚谦虚,更要注重实际。想要真正融入这里,你还要学会我们的方言,至少得能听懂,才能和村民们打成一片。”

      我点点头,心中默默记下师傅的指点。随后的日子里,他不仅带我熟悉村里的各项工作,还指导我如何与村民沟通、如何处理基层事务。每当我遇到难题时,他总是耐心地为我解答,让我受益匪浅。

      然而,就在我满怀信心地准备大干一场时,京津冀地区遭遇了罕见的大暴雨。8月上旬,正是“富硒桃”成熟上市的季节,暴雨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果不及时采摘、及时销售,村民们一年的辛勤劳作将化为泡影。

      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大家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李书记迅速组织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经过讨论,我们决定立即组织农户抢收桃子,确保鲜桃能够及时采摘。我和村干部们冒着大雨,与农户们并肩作战,在田间地头争分夺秒地抢收桃子。

      经过连续几天的紧张忙碌,我们成功地将大部分桃子抢收下来。然而,如何将这些桃子及时销售出去,成了我们面临的更大挑战。

      李书记看着我焦急的样子,安慰道:“别急,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可以利用电商平台来拓宽销售渠道。”在师傅的指导下,我迅速行动起来:在网上发布了“富硒桃”的宣传信息,并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们的桃子。一时间,我们村的桃子成为了网络上的热门话题,许多网友纷纷表示想要购买品尝。很快,订单就源源不断地涌来。

      随着订单不断增多,我们迅速组织人手打包。为了确保桃子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伤,李书记还提出了在桃子上套保护膜的建议。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桃子的“颜值”,还避免了在运输过程中因碰撞产生耗损。

      经过连续几天的紧张忙碌,我们成功地将500余吨“富硒桃”通过各种途径销售出去。看着农户们脸上露出的开心笑容,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在这次抢收桃子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基层工作的经验和方法,还与农户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纷纷称赞我:“真没想到,你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还能懂农活怎么干,真是个好小伙子!”

      如今,我已在六百地村工作近一年。每当去田间地头观察桃树的长势时,我都会回想起那段抢收抢销的日子。那段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师傅有话说

      掌握基层工作“硬功夫”

      选调生成长都有一定的周期,要从“新手”成长为“多面手”,也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这就需要解锁选调生的“成长密码”。我担任陈泽雨的师傅,就是为了帮助其快速成长为可以独挡一面的“多面手”。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见面之初,我便送了小陈两个本子,一个记录工作,一个记录学习。刚刚参加工作的小陈,对基层工作充满热情。记得我第一次带小陈到村里,从村东头走到村西头,善于观察的他就在记录工作的本子上写了5页走访日记。

      面对自然灾害,年轻人展现出了他们的想法和干劲。暴雨过后,小陈积极参与村里鲜桃抢收抢销,利用网络平台,开通电商渠道,帮助农民迅速将桃子销售出去。

      工作之余,我常常对小陈说:“在日常工作中,不仅我是你的师傅,农民更是你的师傅。你要把农民看作亲人,把村里的事情当作自家的事情来对待,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这个环境。”

      在帮带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小陈的进步。初次见面时,小陈刚从校园步入社会,面对基层工作有些手足无措。如今,他已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掌握了基层工作的“硬功夫”。有时候我也十分佩服他,这个年轻人似乎总有无限的精力,每天都充满干劲。面对困难时,他总会坚定地说:“我就不信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正是这种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精神,使得小陈能够迅速地融入基层,成为一名出色的选调生。

      希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有越来越多的像小陈一样的年轻人主动投身到乡村振兴建设中来,绽放夺目的青春光彩。

      本报记者 姜嘉琪 整理

    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