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重庆巴南】打造300个“巴适小院”推动乡村治理
2024-07-22 00:18:05 45
  • 收藏
  • 管理
    class="trs_editor_view TRS_UEDITOR trs_paper_default trs_web">


    7月15日,记者从巴南区城乡一体发展中心获悉,目前该区已打造300个“巴适小院”,以此推动乡村治理。

    在巴南区麻柳嘴镇平桥村,村民肖复金与肖孙虽是堂兄弟,但此前的关系并不融洽——去年6月,一场大雨冲垮了二人房屋中间的废弃猪圈,两家的后檐沟被泥沙堵住。

    “猪圈是你在管理,现在垮了堵住我家的管道,搞得厨房都用不了!”肖孙气冲冲地跑到肖复金家,想要让对方负责清掏。

    肖复金对此予以否认,两人因此大吵起来,决定去小院议事亭评评理。

    小院议事亭,是平桥村打造张家湾“巴适小院”后,建立的村民议事协商平台,由村民余元珍担任“院长”。她了解到,原来这间猪圈是肖复金的大哥肖复明所有,肖复明搬离院落后,肖孙便误以为是肖复金在管理。

    情况说明后,余元珍劝导两人各退一步,同时召集院内村民,帮助两人清掏堵住的后檐沟。最终,这对兄弟握手言和。

    “以前大家扯皮找政府,自从打造‘巴适小院’后,村民有了小院议事亭这个说理的地儿,现在乡亲们成了评理人。”平桥村党支部书记周荣玲说。

    “去年,巴南区启动‘巴适小院’创建工作,通过细化治理网格单元,缩小治理服务半径,丰富治理方式手段,引导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目前,巴南区已打造出300个‘巴适小院’。”巴南区城乡一体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平桥村外,巴南区一些村镇在打造“巴适小院”的同时,也探索出各具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

    例如南彭街道塔落村野舒沟“巴适小院”,通过打造“党群议事厅”,引导村民说事、议事、主事;惠民街道沙井村文家园“巴适小院”,利用“巴小智”乡村治理服务平台,创新“四联共治·数字赋能”模式,实现志愿者队伍“联网、联巡、联调、联育”。

    该负责人介绍,未来巴南区计划打造1000个“巴适小院”以上,以“环境舒适、治理舒畅、文化舒心”为标准,串珠成链、连线成片,助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



    上一页:【重庆涪陵】石沱镇抓实巡察促发展 助力乡村赋能增效 下一页:【重庆涪陵】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育出国内首个早熟青菜头品种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