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5 21:38:17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明确未来3年粮食节约减损路线图。在粮食节约行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强化标准引领,有效整治粮食“跑冒滴漏”,把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损失率控制在国际平均水平以下。
粮食损失浪费与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有关。今年我国粮食产量有望首次突破1.4万亿斤,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但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还存在机收水平不高、储存条件差、运输设施不完善、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我国每年在收割、运输、储存、加工过程中损失的粮食超过6%。做好各环节减损等于“绿色增产”,不仅可以增加粮食有效供给,还可以减少资源消耗,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强化粮食机收减损。收获环节是粮食生产过程中损失较大的一个环节。我国主粮作物收获基本实现机械化,但机收质量不高,节约减损还有空间。应不断提高粮食收获机械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收获机、烘干机研发制造进一步高端化,为收获减损提供装备支撑。加强专业机手培训,提高农机手规范操作能力,为粮食机收减损提供人才支撑。
减少粮食储存损失损耗。粮食收获后,一般会阶段性储存在农户手中,储存过程中容易发生霉变、虫害等问题。各地应积极引导农户科学储粮,从场院晒粮向机械化烘干转型,从“地趴粮”向立体储粮转型,从分散储粮向集中储粮转型。政策性粮食保管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粮食安全。我国深入实施绿色仓储提升行动,高大平房仓、立筒仓、浅圆仓成为主流仓型,广泛采用绿色储粮技术,信息化监管实现全覆盖,国有粮库储藏周期粮食的综合损失率降到1%以内。
加强粮食运输减损。粮食运输贯穿粮食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每年大量粮食从产区运往销区。过去,粮食运输主要用麻包袋装,成本高、效率低、损耗大。现在通过不断完善粮食运输基础设施,深入推进铁路专用线、专用码头、散粮中转及配套设施建设,推广铁水联运接卸技术和散粮运输装备,逐渐实现散储、散运、散装、散卸“四散化”运输,成品粮多以集装箱、吨袋或小包装运输为主,有效降低粮食运输中的损耗。
减少粮食加工损失。我国粮食加工环节存在过度加工、加工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等问题,粮油出品率低、副产物综合利用不足,粮食资源浪费严重。随着消费需求升级,人们走出过度追求精米白面饮食误区,全谷物消费量明显增加。应积极引导粮食适度加工,发展全谷物产业,促进粮食资源高效利用;推动粮食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升级,利用米糠、麸皮、胚芽等粮食加工副产物加工生物燃料乙醇、米糠油、膳食纤维、胚芽油等,提高粮食加工副产物利用率。深入推动饲料粮减量替代,充分挖掘利用杂粮、杂粕、粮食加工副产物等替代资源,缓解玉米产需紧平衡和大豆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
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