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突破蓝莓种植难题,湖州学院“莓园智造”团队引领农业新变革
2025-04-23 22:23:53 9
  • 收藏
  • 管理

    近年来,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蓝莓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被誉为“水果皇后”和“浆果之王”,在市场上广受欢迎。联合国粮农组织将蓝莓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全球种植规模持续扩大。尽管我国蓝莓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截至2025年,全国已有26个省市实现商业化种植,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长,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蓝莓生产国。

    突破蓝莓种植难题,湖州学院“莓园智造”团队引领农业新变革

    然而,蓝莓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3至30摄氏度,对湿度、光照等因素也有严格限制。传统种植方式高度依赖人工,存在效率低、环境参数难以精准控制等问题,导致蓝莓品质不稳定,难以满足市场对高质量与稳定供应的双重需求。如何借助先进技术实现蓝莓种植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关键难题。

    在此背景下,湖州学院“莓园智造”团队应运而生。该团队由自动导航、计算机视觉、农业工程等多个专业方向的成员组成,聚焦蓝莓温室种植中的关键技术瓶颈,围绕以自动导航系统为核心的智能种植解决方案开展深入研究。

    据团队负责人介绍,在蓝莓温室种植过程中,实现精准作业是提升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关键。团队自主研发的自动导航系统融合了GNSS定位、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等多种先进设备,并采用差分定位技术,将定位精度提升至厘米级,确保智能巡检车能够精准抵达每一株植株开展作业。同时,该系统还运用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SLAM技术构建温室地图,结合图像识别算法,实现对蓝莓植株生长状态与病虫害情况的实时监测与智能分析。

    目前,该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研发的智能巡检车在温室环境中运行稳定,具备自主导航、数据采集和智能处理等多项功能。团队拟与多家蓝莓种植企业开展合作试点,推动系统在实际生产场景中的应用。

    业内专家指出,蓝莓种植的智能化升级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湖州学院“莓园智造”团队的创新实践,为蓝莓产业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和技术路径。



    上一页:中国十七冶东营“奋进”质量QC小组荣获2025年度全国冶金建设行业QC成果一等奖.. 下一页:破解青花椒智能分选难题,湖州学院“椒选新机”团队勇闯技术“无人区”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