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评选2025年最“赛博魔幻”的事件,各类机器人运动会的举办绝对榜上有名。
4月24日至26日,国内“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在无锡举行,鳌头财经了解到,本届运动会吸引了100余家企业参与,超150台形态各异的机器人在多个体育项目中比拼。
就在前一周,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鸣枪开跑,本届赛事吸引了来自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20支机器人队伍,最终优必选科技(09880.HK)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研制的“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夺冠。
热衷于参加各类机器人运动会的背后,折射的是相关企业商业化落地场景的缺失和融资焦虑,优必选便是其中的代表。
优必选的双标
在对待具身智能对外展示的方式上,优必选有些双标,一面对于具身智能的各类展示有着“搞噱头”的质疑,一面又积极参与相关活动。
“这个行业现在的确有点奇怪,出现了大量的跳舞、翻跟头的机器人,可能比较吸引眼球,可能对融资也比较有利,但老实讲,这个技术路线不是人形机器人要实现的路线,人类也不可能空翻过去把水拿过来递给别人。”优必选创始人周剑曾在业绩说明会上发表过如上言论。
人类同样也不可能为了拿一杯水去奔跑21.0975公里,就在获得半程马拉松冠军的前两天,优必选刚刚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有关实施H股全流通的备案申请。据了解,实现港股全流通后,能帮助企业提升市场流动性和资金配置的灵活性,从而吸引更多增量资金。
吸引眼球、获取融资,这样的行为优必选也在做。鳌头财经梳理资料发现,在宇树科技之前,优必选曾四次登上春晚。无论是上市前还是上市后,优必选一直在积极寻找融资。
天眼查显示,优必选成立于2012年,2023年12月成功在港股主板上市。在上市之前,优必选共进行了10轮融资,总融资金额超过60亿元人民币。上市后,优必选又进行了多次配股融资,再融资的累计金额已经超过了其IPO时的募资总额10.42亿港元。
作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的优必选,既对其他企业的产品展示行为抱有质疑,又积极对外展示自身产品能力,开拓融资渠道,这样的行为难免有“只需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味。
消费级业务难以支撑盈利减费第一刀砍向研发
尽管被视作“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尽管在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夺冠出尽风头,但优必选并不靠人形机器人赚钱,更为严谨的说法则是,优必选根本不赚钱,因此需要不断地通过外部融资输血。
前不久,优必选公布2024年财务业绩,报告期内优必选营收13.05亿元,同比增长23.7%;期内净亏损11.60亿元,同比收窄8.3%。营收上升,亏损收窄,优必选财务业绩有向好的迹象,细看之下会发现,优必选逐渐背离了“人形机器人领导者”的定位。
先来看营收增长。财报显示,优必选营收主要来源于教育智能机器、物流智能机器人、行业定制智能机器人和消费级机器人4大板块,优必选2024年的业绩提升主要受消费机器人的增长带动。
具体来看,优必选教育智能机器人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4.6%,远低于总体营收的同比增速;物流智能机器人营收则同比下降了17.5%来到了3.21亿元,在此之前,该业务为优必选的第一大业务;行业定制机器人收入同比增长了126.1%来到了1.4亿元,是其营收增长最快的业务,但营收占比较小,仅为10.8%,对收入增长贡献有限。
消费级机器人业务表现亮眼,全年收入4.77亿元,同比增长88.1%成为了优必选第一大业务。鳌头财经了解到,该业务为智能猫砂盆等宠物机器人用品以及割草机器人、泳池机器人等产品,换言之,优必选2024年的营收增长靠的是“家电”的带动。
然而,消费级机器人业务的增长并没有带来利润率的提升,毛利相对较低的该业务甚至导致了优必选整体毛利率下滑2.8个百分点至28.7%。
整体毛利率下降的情况下,优必选亏损收窄主要靠减费,但减费的方式引发外界质疑。财报显示,2024年优必选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减少了7.4%和2.5%,占营收比重分别从37.9%和46.5%降低至28.3%和36.6%;与此同时,优必选销售费用同比增加了3.5%来到了1.35亿元,占营收比重为40.1%,远超管理和研发费用,优必选在财报中表示,销售费用的增加源于消费级机器人产品广告推广开支的增加。
一年仅交付10台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缓慢
“对于一家机器人企业而言,通过减少研发费用的手段降费,难免陷入‘重营销、轻研发’的质疑。”行业观察人士向鳌头财经表示,“消费级业务难以支撑盈利,降费减亏靠削减研发开支,这样的模式难言健康。”
优必选有自己的苦衷,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前景不明晰是行业共同的问题,作为上市公司的优必选需要消费级机器人带动业绩增长以满足市场对其减亏、扭亏的期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寻找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突破口。
突破口不好找,至少从交付量上来看优必选距离“人形机器人领导者”还差得很远。数据显示,2024年优必选人形机器人业务收入为人民币3500万台,全年交付数量仅为10台。横向比较下,2023年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交付量突破1500台;智元机器人也宣布已于今年1月完成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量产下线,年内出货量预计达数千台。
一年仅交付10台机器人,优必选此业务的商业化路径仍有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其还面临着价格战的冲击。鳌头财经了解到,优必选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定价为29.9万元,宇树科技G1量产版定价为9.9万元、越疆科技的DobotAtom起售价为19.9万元。相较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优必选在价格上并不占据优势。
目前,人形机器人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当行业陷入价格竞争后,优必选只会离盈利越来越远。
站长:乡村生活网;联系电话:023-72261733 ;微信/手机: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办公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