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多家车企重提燃油车重要性?燃油车要逆势翻盘了?
2025-04-29 20:23:19 10
  • 收藏
  • 管理

    最近几年,只要说起汽车,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说新能源转型升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能源汽车转型已经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然而就在最近却有不少车企重提燃油车的重要性,让人不禁想问这燃油车要逆势翻盘了?

    多家车企重提燃油车重要性?燃油车要逆势翻盘了?

    一、多家车企重提燃油车重要性?

    据新浪科技的报道,近日,吉利汽车集团CEO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论坛上透露,吉利始终认为燃油车是市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会加大在这一领域的投入。

    表示,今天新能源(车)的占有率也超过50%,其实倒过来讲,燃油车还有50%左右,占40%、45%左右这个量。但45%左右这个量是非常大的,所以说吉利在燃油车这块,一定还会更大的资金投入。

    IT之家查询获悉,2024年吉利汽车集团整体销量约217.66万辆,同比增长32%。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88.82万辆,同比增长92%,销售占比达到41%。

    展望2025年,吉利汽车的全年销量目标为271万辆。其中吉利品牌目标200万辆、极氪品牌目标32万辆、领克品牌目标39万辆,2025年新能源销量目标150万辆。

    无独有偶,同样在这个论坛上,长城CTO吴会肖表示,去年长城海外销量达45万辆,并强调其业务以全球标准开发车型。对于燃油车是否继续投入,吴会肖表示将考虑全球市场需求,在发动机、变速箱方面仍然面向全球用户。

    二、燃油车要逆势翻盘了吗?

    最近,在汽车行业迈向全面电动化的进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悄然浮现:多家车企重新强调燃油车的重要性,这种转变到底意味着什么?

    首先,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不可能是线性向前的。在汽车发展的长河中,新能源汽车被视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多家车企重提燃油车重要性并非偶然。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过程,反复波折是大概率事件。从汽车产业的发展惯性来看,燃油车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发展历史,整个产业链极其庞大和复杂。从石油勘探、开采,到炼油厂将原油加工成各种燃油产品,再到庞大的燃油车零部件制造、整车组装以及遍布全球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这一整套体系已经根深蒂固。车企在这个体系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力。同时,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尽管新能源汽车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燃油车有着深厚的情感和使用习惯。对于一些老司机来说,燃油车的驾驶感受,如发动机的轰鸣声、换挡的顿挫感等是他们所熟悉和喜爱的。因此,燃油车的市场基础依然存在。

    其次,燃油车在很多场合和地域依然有不可替代性。中国的市场特殊性决定了燃油车依然有较大的不可替代性。作为一个地大物博的大国,中国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从高原到平原,从干旱地区到湿润地带,各种地形条件差异巨大。这就意味着,在短时间内,新能源汽车难以全面适应所有地区的特殊需求。特别是在一些特定环境下,如高原环境、西北地区的越野活动以及东北的低温条件下,燃油车凭借其成熟的技术和稳定的性能表现出了无可比拟的优势。

    以高原为例,由于空气稀薄导致氧气含量降低,这将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工作效率。然而,经过长期发展优化后的燃油发动机能够较好地适应这种环境变化,提供稳定可靠的动力输出。而在极寒天气下,电动车电池的效能会大幅下降,充电时间延长,甚至可能出现无法启动的情况,相比之下,燃油车则不受此类问题困扰。因此,在这些特殊应用场景中,燃油车依旧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高铁是比汽车更早电气化的产业,但是自从2008年雪灾之后,几乎各家铁路局都会有燃油机车作为灾备存在,看重的就是燃油机在极端气候环境下的超高稳定性。

    第三,燃油车市场在全球的空间依然很大。从全球市场的视角来看,燃油车的机会依旧广阔。亚非拉等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充电网络覆盖率低。在这些地方,燃油车的加油便利性使其成为人们购车的首选。而且,这些地区的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新能源汽车较高的售价以及后期维护成本,超出了许多消费者的承受能力。相反,燃油车技术成熟,价格相对亲民,维修保养体系完善,更符合当地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以印度为例,其国内汽车市场中,燃油车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基础设施建设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且大部分消费者对价格较为敏感,燃油车较低的购置和使用成本使其更具吸引力。

    也正是如此,我们看到很多车企其实都在出海方面有很多的布局,甚至于有不少合资车企开始把目光不仅仅盯在中国市场,而是考虑借助中国制造的极致性价比的低成本优势在中国生产制造燃油车,然后向全球出口,特别是向亚非拉等新兴经济体出口,这种中国制造海外销售的路径也成为了不少在国内竞争力不强的车企的普遍选择。

    第四,新能源汽车依然是大势所趋,但道路必定不是坦途。从长期来看,新能源的发展依然是必然趋势。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新能源汽车在零排放或者低排放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科技的不断进步也将推动新能源汽车在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电池寿命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特别是当前中国正在向着“双碳战略”不断迈进的时候,新能源汽车的能源利用类型对于国家战略无疑是大有益处,更符合国家能源自给化的需要。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长期共存将会是大概率事件。一方面,如前面所述,在一些特殊环境和市场需求下,燃油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车企也会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燃油车的效率,降低其污染物排放,科技创新依然在不断向前,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燃油车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谁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对方彻底取代,双方“相爱相杀”式的的共存才是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因此,多家车企重提燃油车重要性并非意味着燃油车要复辟,而是汽车行业在向电动化转型过程中的一种理性回归和多元化发展策略。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相互补充,这可能才是我们最有可能见到的局面。



    上一页:比DeepSeek R2先发!阿里巴巴Qwen3登顶全球最强开源模型 下一页:自诩“人形机器人领导者” 优必选名不副实
    全部评论(0)